[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穿戴惯性测量单元和红外传感器网络的室内人体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1829.0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杨凯;黄帅;金尚忠;徐时清;张淑琴;谷振寰;杨家军;祝晓明;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1/00;G01C21/20;G01J5/00;G01J5/34;H04B10/11 |
代理公司: | 33333 杭州杭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潘欣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惯性测量单元和红外传感器网络的室内人体定位方法,属于电子定位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由可穿戴惯性测量单元获取运动数据,构建人体运动模型、利用环境中的红外传感器网络所观测的数据,融合室内地图信息减小积累误差和采用定位融合算法实现人体室内精确定位。本发明采用红外传感器网络观测数据,融合室内地图信息进行精确室内定位,人体运动模型算法通过步态识别、步长估计和航向估计构建出佩戴手环人员的运动模型,利用环境中布置的红外传感器网络进行辅助定位,消除因时间积累的误差,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最后通过定位跟踪融合算法确定人体位置。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传感器 惯性测量单元 地图信息 人体运动 融合算法 可穿戴 室内 构建 网络 步态识别 电子定位 定位跟踪 辅助定位 观测数据 积累误差 模型算法 人体位置 时间积累 室内定位 室内人体 运动模型 运动数据 融合 减小 手环 佩戴 航向 观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可穿戴惯性测量单元和红外传感器网络的室内人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由可穿戴惯性测量单元获取运动的加速度、角速度数据,构建人体运动模型;/nS2、利用环境中的红外传感器网络所观测的新的位置节点数据,融合室内地图信息减小积累位置节点误差;/nS3、采用定位融合算法实现人体室内精确定位。/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918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