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1259.9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守锁 |
主分类号: | A23L33/21 | 分类号: | A23L33/21;B02C19/18;B02C23/02;B08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膳食纤维提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豆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使用的粉碎机包括壳体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住该粉碎机的工作;壳体内设有V形板、蒸汽板、冷冻板和传送带;V形板对称铰接在壳体上端口处,蒸汽板前后端面固接在壳体内壁上,蒸汽板上表面开设多排喷气孔,蒸汽板内部开设通孔,且通孔内设有托板;冷冻板的上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冷冻板内部开设的空腔通过二号管道与壳体外界的制冷机连通,空腔与冷冻板上的开设的冷气溢出口连通,传送带位于壳体内部底面;通过V形板、蒸汽板、一号绳索、冷冻板和二号绳索的配合,实现对投入壳体内部的大豆破碎。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板 蒸汽板 传送带 壳体内壁 壳体内部 控制器 粉碎机 空腔 绳索 连通 大豆膳食纤维 内部开设通孔 膳食纤维提取 壳体上端口 大豆破碎 对称铰接 方法使用 铰接方式 壳体外界 前后端面 上端 喷气孔 上表面 溢出口 制冷机 冷气 底面 多排 固接 壳体 通孔 托板 体内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大豆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晒选,首先大豆原材料经过筛选机进行筛选,在筛选优质大豆过程中,分离大豆中的杂质,然后将筛选的大豆投入水中,进行水浮筛选,除去漂浮的大豆,集中收集沉淀的大豆进行下一步骤;/nS2:破碎,经过水浮筛选的大豆粘有水分,直接投入到粉碎机中,大豆经粉碎机的骤热骤冷处理,将颗粒饱满的大豆破碎成颗粒状;/nS3:提取,在破碎的大豆中加入水提液,然后用超声波提取仪,然后经过多次离心处理,破碎的大豆进过一系列的化学工艺,最后将大豆中的膳食纤维提取出来;/n其中,上述S2中所述的粉碎机包括壳体(1)和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用于控制住该粉碎机的工作;所述壳体(1)内设有V形板(2)、蒸汽板(3)、冷冻板(4)和传送带(5);所述V形板(2)对称铰接在壳体(1)上端口处,且每个V形板(2)的上端部各固接导流板,V形板(2)的前后端面各覆有一层挡板(21);所述蒸汽板(3)位于V形板(2)的正下方,且蒸汽板(3)前后端面固接在壳体(1)内壁上,蒸汽板(3)上表面开设多排喷气孔(31),且喷气孔(31)通过一号管道与壳体(1)外界蒸汽锅炉连通,蒸汽板(3)内部开设通孔(32),且通孔(32)内设有托板(321);所述托板(321)上端通过一号绳索(22)与V形板(2)的下板面连接,托板(321)的下端初始状态时相互对接;所述冷冻板(4)位于蒸汽板(3)的正下方,且冷冻板(4)的上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冷冻板(4)的下端通过二号绳索(23)连接在V形板(2)的下端面上,且初始状态时,冷冻板(4)的下端与壳体(1)内壁留有空隙,且冷冻板(4)上开设的冷气内溢出口(41)通过二号管道与壳体(1)外界的制冷机连通,冷冻板(4)左下侧设有引流板(42);所述传送带(5)位于冷冻板(4)正下方,且传送带(5)一端位于壳体(1)内部,传送带(5)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通过V形板(2)、蒸汽板(3)、一号绳索(22)、冷冻板(4)和二号绳索(23)的配合,实现对大豆的破碎。/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守锁,未经孙守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0125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