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下可多次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2900.7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许一婷;王宏超;戴李宗;杨杰;曹莹;张丹丹;张加甜;陈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5/55;C08L83/04;C08L61/24;C09D7/63;C09D7/65;C09D163/00;C09D175/04;C09D161/06;C09J11/06;C09J11/08;B01J13/14;C07F7/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可多次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水包油乳液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以含有可逆硼酸酯键的硅氧烷偶联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与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合促进剂和催化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共同使用。利用微胶囊的特点和可逆硼酸酯键的性质,本发明有效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达到可快速修复以及可多次重复修复微裂纹,防止微裂纹扩散造成材料宏观损坏的效果,极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而广泛应用于汽车面漆、汽车底漆、智能家居漆、智能家居零件,电子电气密封胶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多次 修复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室温下可多次自修复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胶囊和第二微胶囊;/n所述第一微胶囊的囊壁为脲醛树脂,囊芯为双丙基硫丙基醚硼酸酯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催化剂和粘合促进剂,其中双丙基硫丙基醚硼酸酯甲基二甲氧基硅氧烷、催化剂和粘合促进剂质量比为1:0.005~0.015:0.002~0.005;/n所述第二微胶囊的囊壁为脲醛树脂,囊芯为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催化剂和粘合促进剂,其中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催化剂和粘合促进剂质量比为1:0.005~0.015:0.002~0.005;/n所述第一微胶囊和第二微胶囊的囊壁和囊芯的质量比为1:2.5~5。/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2290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