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多模式微阴极弧推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0612.6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4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章喆;汤海滨;许舒婷;张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H1/00 | 分类号: | F03H1/00;H05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黄川;史继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多模式微阴极弧推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圆柱外壳(1)、绝缘板(2)、同轴形阳极(3)、中空同轴形绝缘件(4)、环形阴极(5)、环形阳极(6)、环形绝缘件(7)、电磁线圈(8)和永磁铁(9)。本发明的双极多模式微阴极弧推力器的双阳极结构存在两种不同构型的阳极结构,即同轴形阳极和环形阳极,随着推力器工作寿命的变化,可以切换选择使用同轴形阳极或环形阳极进行工作,从而实现推力器寿命期间内的两种模式的工作状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多 模式 阴极 推力 | ||
【主权项】:
1.一种双极多模式微阴极弧推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圆柱外壳(1)、绝缘板(2)、同轴形阳极(3)、中空同轴形绝缘件(4)、环形阴极(5)、环形阳极(6)、环形绝缘件(7)、电磁线圈(8)和永磁铁(9);/n所述绝缘板(2)与所述绝缘圆柱外壳(1)的后端连接形成半封闭式圆筒结构;所述同轴形阳极(3)的放电端插入所述中空同轴形绝缘件(4),所述中空同轴形绝缘件(4)插入所述环形阴极(5),所述中空同轴形绝缘件(4)保证所述同轴形阳极(3)和所述环形阴极(5)之间的间距和绝缘性;所述同轴形阳极(3)的放电端延伸突出所述中空同轴形绝缘件(4);/n所述环形阳极(6)、所述环形绝缘件(7)和所述环形阴极(5)紧密堆叠式定位于所述绝缘圆柱外壳(1)的前端内部;所述环形阳极(6)定位于所述绝缘圆柱外壳(1)的最前端;所述环形绝缘件(7)置于所述环形阳极(6)和所述环形阴极(5)之间,保证所述环形阳极(6)和所述环形阴极(5)之间的间距和绝缘性;/n所述绝缘圆柱外壳(1)的前端伸入所述电磁线圈(8)和所述永磁铁(9)叠置形成的圆筒结构内,使所述同轴形阳极(3)的放电端恰好位于所述电磁线圈(8)和所述永磁铁(9)形成的磁场范围内。/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3061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