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磷/聚乙烯吡咯烷酮碳纤维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0947.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翰庆;苗思宇;李忠;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62;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红磷/聚乙烯吡咯烷酮碳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球磨并经过浮选的纳米级红磷以不同含量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5%wt)中,经过搅拌得到均匀紫褐色有机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纤维布,然后再经预氧化、炭化处理,制备得到尺寸均匀的磷基碳纤维。本发明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碳源,将红磷粉末封装于碳纤维中,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该方法成本低廉、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红磷 聚乙烯 吡咯烷酮 碳纤维 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红磷/聚乙烯吡咯烷酮碳纤维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红磷粉末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中,过夜搅拌,得到紫褐色有机溶液,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法,对所述紫褐色有机溶液进行纺丝处理,得到纤维布,所述纺丝处理过程中,正负电压分别设置为15 KV、-2 KV,纺丝液推注速度为0.1 mL/min,接收距离设为16cm;/n2)将步骤1)得到的纤维布在通入空气的管式炉中先进行预氧化,然后在280℃下焙烧3h,再通入氩气在300~400 ℃下焙烧1~2 h进行碳化处理,得到尺寸均匀的磷基碳纤维。/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5094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