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储联合系统中调频或调峰模式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5608.3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施建雄;潘薇;韩平平;孙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24;H02J3/4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联合系统中调频或调峰模式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1、根据当地负荷峰谷时段,结合光伏出力情况,设置调峰充放电时间段;2、设置储能电池荷电状态SOC分区;3、光储联合系统检测电网频率f,判定储能运行模式;4、考虑逆变器空闲容量限制条件;5、设置储能电池最大出力约束系数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系统 调频 模式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光储联合系统中调频或调峰模式的控制方法,所述光储联合系统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侧通过直流母线并联连接有光伏电池和储能换流器,所述储能换流器与储能电池相连;所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交流侧通过变压器升压后接入电网;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方法是如下步骤进行:/n步骤1、根据当地负荷峰谷时段,结合光伏出力情况,设置调峰充放电时间段;/n步骤2、设置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分区,使得所述储能电池运行于调峰模式时仍然为调频模式留有容量裕度;/n步骤2.1、设置荷电状态SOC在调频模式下的上限为SOCmax,下限为SOCmin;/n步骤2.2、设置荷电状态SOC在调峰模式下的充电上限为SOChigh,放电下限为SOClow,且SOCmax>SOChigh>SOClow>SOCmin;/n步骤3、所述光储联合系统检测电网频率f,令频率偏差Δf=f-50,判定频率偏差Δf是否超出调频死区[Δfmin,Δfmax];若超出,则令所述储能电池运行于调频模式;否则,令所述储能电池运行于调峰模式;其中,Δfmin表示电网频率f允许向下偏移的最大值,Δfmax电网频率f允许向上偏移的最大值;/n步骤3.1、若Δf>Δfmax,且荷电状态SOC∈[SOCmin,SOCmax],则所述储能电池以额定功率Pe充电来参与调频,令所述储能电池的初级参考功率为P′ess=-Pe;/n步骤3.2、若Δf<Δfmin,且荷电状态SOC∈[SOCmin,SOCmax],则所述储能电池以额定功率Pe放电来参与调频,令所述储能电池的初级参考功率为P′ess=Pe;/n步骤3.3、若Δf∈[Δfmin,Δfmax],则所述储能电池根据所述调峰充放电时间段进行动作:/n若处于调峰放电时间段,且荷电状态SOC∈[SOClow,SOCmax],则所述储能电池以α×Pe放电来参与调峰,令所述储能电池的初级参考功率为P′ess=αPe;/n若处于调峰充电时间段,且荷电状态SOC∈[SOCmin,SOChigh],则所述储能电池以α×Pe充电来参与调峰,令所述储能电池的的初级参考功率为P′ess=-αPe;其中,α表示所述储能电池在调峰模式下的充放电功率系数;/n步骤4、在保证光伏出力Ppv全部并网的情况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空闲容量P′vsc供储能电池使用,其中,P′vsc=Pvsc-Ppv,Pvsc为逆变器最大容量,P′vsc≥0;/n步骤4.1、当所述储能电池充电时,所述初级参考功率P′ess<0,所述光伏并网逆变器对所述储能电池的充电能量无容量限制;/n步骤4.2、当所述储能电池放电时,所述初级参考功率P′ess>0,所述储能电池的充电能量经过光伏并网逆变器输送到电网,则储能电池的次级参考功率为P′ess=min{P′ess,P′vsc};/n步骤5、设置所述储能电池最大出力约束系数λSOC;/n步骤5.1、利用式(1)得到所述储能电池在放电阶段的最大出力约束系数λSOC:/n /n步骤5.2、利用式(2)得到所述储能电池在充电阶段的最大出力约束系数λSOC:/n /n步骤6、所述储能电池按照最终参考功率Pess=P″ess×λSOC进行充放电从而参与电网的调频或调峰。/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6560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变台区过载补偿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