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PS三电平PFC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2869.8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嵇世卿;张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安任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M7/483;H02M1/42 |
代理公司: | 44621 深圳市欣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PS三电平PFC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的UPS三电平PFC拓扑电路机器控制方法,该拓扑电路适用于供电应用与放电应用,在市电下又支持双向工作、且电池、市电通过同一套电路实现给+BUS、‑BUS供电的高效率三相PFC的电路。此外,该电路结构还可实现在为BUS供电的同时对电池进行充电。 | ||
搜索关键词: | 拓扑电路 三电平 供电 市电 电池 电路结构 电路实现 机器控制 三相PFC 高效率 放电 应用 充电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UPS三电平PFC拓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R相支路、S相支路、T相支路及第一电池支路、第二电池支路;/n所述R相支路包括第一双向可控硅,第一双向可控硅输入端连接R相、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感,第一电感另一端的第一路与并联的第一场效应管与第一二极管相连,其中第一场效应管输出连接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输入连接第一电感,第一场效应管的输入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出+BUS;第一电感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并联的第三场效应管及第三二极管,其中第三场效应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感、第三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感,第三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及第三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及第四二极管的输入端,第四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与第四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N相;第一电感另一端的第三路与并联的第二场效应管与第二二极管相连,其中第二场效应管输入连接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输出连接第一电感,第二场效应管的输出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入为出-BUS;/n所述R相支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输入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出通过第一电容连接第四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与第四二极管的输出端,第四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与第四二极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输出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n所述S相支路包括第七双向可控硅,第七双向可控硅输入端连接S相、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感,第二电感另一端的第一路与并联的第五场效应管与第五二极管相连,其中第五场效应管输出连接第二电感,第五二极管输入连接第二电感,第五场效应管的输入与第五二极管的输出+BUS;第二电感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并联的第七场效应管及第七二极管,其中第七场效应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感、第七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感,第七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及第七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八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及第八二极管的输入端,第八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与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N相;第二电感另一端的第三路与并联的第六场效应管与第六二极管相连,其中第六场效应管输入连接第二电感,第六二极管输出连接第二电感,第六场效应管的输出与第六二极管的输入为出-BUS;/n所述S相支路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所述五场效应管的输入与第五二极管的输出通过第三电容连接第八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与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第八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与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容连接第六场效应管的输出与第六二极管的输入端;/n所述T支路包括第八双向可控硅,第八双向可控硅输入端连接T相、输出端连接第三电感,第三电感另一端的第一路与并联的第九场效应管与第九二极管相连,其中第九场效应管输出连接第三电感,第九二极管输入连接第三电感,第九场效应管的输入与第九二极管的输出+BUS;第三电感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并联的第十一场效应管及第十一二极管,其中第十一场效应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感、第十一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感,第十一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及第十一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二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及第十二二极管的输入端,第十二场效应管的输入端与第十二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N相;第三电感另一端的第三路与并联的第十场效应管与第十二极管相连,其中第十场效应管输入连接第三电感,第十二极管输出连接第三电感,第十场效应管的输出与第十二极管的输入为出-BUS;/n所述T相支路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所述九场效应管的输入与第九二极管的输出通过D;/n所述第一电池支路中的电池的负极与第二电池支路中的电池正极接地,第一电池支路的电池的正极通过反向并联的两个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连接R相支路的第一电感,第二电池支路的电池的负极通过反向并联的两个第五可控硅、第六可控硅连接S相支路的第二电感。/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安任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安任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728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