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人体呼吸道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1087.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东;佟振博;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劢德医药工程仿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32281 江苏昆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尚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人体呼吸道模型,其包括:人工喉1、直通气管21、Y形三通3、第一支气管模型、第二支气管模型、第一密封圈16和人工肺泡模型5,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气管模型和第二支气管模型分别模拟解剖学的形态设定,并且将第一支气管模型和第二支气管模型的末端的支气管出口进行合并,合并后的支气管出口形成Y形三通3、直通管22和末端枝节4的接口,然后连接到人工肺泡模型5;在第一支气管模型和第二支气管模型中的各种不同的位置具体选择直通管22、Y形三通3或者末端枝节4,是根据该分段的结构决定的,直通管22使用在受力较大的位置,Y形三通和末端枝节4使用在空间比较小的位置。 | ||
搜索关键词: | 支气管 直通管 肺泡 密封圈 呼吸道模型 新型人体 直通气管 解剖学 合并 人工喉 受力 分段 出口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人体呼吸道模型,其包括:人工喉(1)、直通气管(21)、Y形三通(3)、第一支气管模型、第二支气管模型、第一密封圈(16)和人工肺泡模型(5),其中,人工喉(1)包括人工咽口部接口(11)、第一人工喉组件(12)、第二人工喉组件(13)、人工喉气管接口(14)和人工喉内部气路(15),人工喉内部气路(15)分别设置在第一人工喉组件(12)和第二人工喉组件(13)的内部,且第一人工喉组件(12)和第二人工喉组件(13)内部的人工喉气路(15)能够互相匹配,且在人工喉气路(15)的外围设置密封槽,并且在密封槽内安装第一密封圈(16),人工喉内部气路(15)的一端与人工咽口部接口(11)内部的气路接通,人工喉内部气路(15)的另外一端与人工喉气管接口(14)接通;直通气管(21)包括气管主体结构,以及位于直通气管(21)两端的第一接口(211)和第二接口(212),第一接口(211)与人工喉气管接口(14)连接,第二接口(212)与Y形三通(3)的第四接口(311)连接,第一Y形三通(3)的第五接口(312)与第一支气管模型连接,第一Y形三通(3)的第六接口(313)与第二支气管模型连接,第一支气管模型和第二支气管模型采用Y形三通(3)、直通管(22)和末端枝节(4)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分段连接,且在Y形三通(3)、直通管(22)和末端枝节(4)的接口末端连接人工肺泡模型(5),一个分段与相邻的分段连接的时候,接口处分别为一个公扣和一个母扣的配合,并且在公扣与母口配合处设有密封圈或者密封垫圈,这样可以使得两个相邻的分段之间的连接没有气体的泄露,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气管模型和第二支气管模型分别模拟解剖学的形态设定,并且将第一支气管模型和第二支气管模型的末端的支气管出口进行合并,合并后的支气管出口形成Y形三通(3)、直通管(22)和末端枝节(4)的接口,然后连接到人工肺泡模型(5);在第一支气管模型和第二支气管模型中的各种不同的位置具体选择直通管(22)、Y形三通(3)或者末端枝节(4),是根据该分段的结构决定的,直通管(22)使用在受力较大的位置,Y形三通和末端枝节(4)使用在空间比较小的位置。/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劢德医药工程仿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劢德医药工程仿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810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手术室示范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枝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