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链式杂交反应及荧光碳量子点的痕量MUC1荧光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9280.9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威;缪鹏;陈锡峰;孟凡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18 | 分类号: | C12Q1/6818;G01N33/68;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链式杂交反应及荧光碳量子点的痕量MUC1荧光检测方法,具体为:先合成碳量子点,然后将颈环DNA H1、H2修饰至碳量子点上,再与氧化石墨烯混合;MUC1不存在时,修饰有碳量子点的H1、H2吸附至氧化石墨烯表面,由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碳量子点荧光猝灭;当MUC1存在时,MUC1与适配体结合,并促发H1、H2发生链式杂交反应形成链式杂交产物,脱离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最终碳量子点荧光得到恢复;从而通过荧光检测实现MUC1含量的测定。本方法通过链式杂交反应实现的信号的放大,大大提高了MUC1检测的灵敏度;同时本方法合成的荧光碳量子点荧光性质稳定,极大提高了本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链式 杂交 反应 荧光 量子 痕量 muc1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链式杂交反应及荧光碳量子点的痕量MUC1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首先合成碳量子点,然后将颈环DNA H1、H2修饰至碳量子点上,再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当MUC1不存在时,修饰有碳量子点的H1、H2吸附至氧化石墨烯表面,由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碳量子点荧光猝灭;当MUC1存在时,MUC1与适配体结合,并促发H1、H2发生链式杂交反应形成链式杂交产物,脱离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最终荧光得到恢复;从而通过荧光检测实现MUC1含量的测定。/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892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