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伏沉积型富锰矿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3226.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宝;滕家欣;贺永康;陈登辉;隋清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3/26 | 分类号: | G01V3/26 |
代理公司: | 11583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静楠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伏沉积型富锰矿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井中激发极化法激电测量圈定极化率在矿体位置的异常变化;步骤2,通过井中激发极化法激电测量圈定极化率在非矿位置的异常变化;步骤3,通过圈定极化率在矿体位置和非矿位置的异常变化推测富矿体延伸情况,进而识别隐伏沉积型富锰矿。步骤1和步骤2的井中激发极化法激电测量包括地‑井工作方式、井‑地工作方式和井‑井工作方式。通过井中激发极化法进行激电测量,圈定极化率在矿体位置与非矿位置的异常变化推测富矿体延伸情况,通过在矿体激发电场能够更有效的识别深部锰矿体的延伸方向。 | ||
搜索关键词: | 激发极化法 异常变化 电测量 极化率 井中 矿体 锰矿 矿体位置 沉积型 非矿 延伸 电场 深部 与非 激发 | ||
【主权项】:
1.一种隐伏沉积型富锰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通过井中激发极化法激电测量圈定极化率在矿体位置的异常变化;/n步骤2,通过井中激发极化法激电测量圈定极化率在非矿位置的异常变化;/n步骤3,通过圈定极化率在矿体位置和非矿位置的异常变化推测富矿体延伸情况,进而识别隐伏沉积型富锰矿。/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0322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