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大断面救援通道顶管快速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4983.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刚;王娟;吕帅;徐董辉;冯盼州;牛帅旗;周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大断面救援通道顶管快速构建方法,属于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掘进机截割部的截割头破岩,顶推装置推进顶管前进。在此过程中,采用与伸缩部固连的护套进行周向支护;由于截割头和护套占据破岩空间,顶推装置向前顶推顶管,将环形空间内的煤岩推向周向,可以达到不排渣也能继续前进的效果。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地建立救援通道,节省了救援时间,大大减轻了对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能够在井下大断面建立一条快速安全的救援通道,用于人员的救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断面 救援 通道 快速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井下大断面救援通道顶管快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井下大断面救援装置实现,所述的救援装置包括掘进机截割部(1)、顶推装置和顶管(9);/n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1)包括截割头(1-1)、护套(1-2)、伸缩部(1-3)、截割减速器(1-4)、电机(1-5)、架体(1-6)和联轴器(1-7);所述的架体(1-6)固定在掘进机截割部(1)的末端,所述的电机(1-5)固定在架体(1-6)中,用于提供动力;所述截割减速器(1-4)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1-7)与电机(1-5)相连,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7)与伸缩部(1-3)一端连接;伸缩部(1-3)的另一端固定截割头(1-1),实现截割头(1-1)的伸缩和俯仰;所述的护套(1-2)固定于伸缩部(1-3)的外周,实现周向支护;/n所述的顶管(9)为圆管结构,其顶端部分的直径缩小形成锥状,顶管(9)顶端套装在护套(1-2)外周;/n所述的顶推装置包括中继间(2)、顶铁(3)、主顶油缸(4)、反力装置(5)、主顶油缸架(6)、调平装置(7)和机架(8);所述的中继间(2)为圆环结构,位于顶管(9)中部,用于提高推进力;所述的顶铁(3)为环形结构,其内外径与顶管(9)的内外径相同,顶铁(3)一端与顶管(9)末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主顶油缸(4),将推进力传至顶管(9)且均匀分布在顶管(9)的断面上;所述的主顶油缸(4)固定在主顶油缸架(6)上,用于提供推进力;所述的主顶油缸架(6)固定在反力装置(5)上,反力装置(5)为顶推装置的推进工作提供反力;所述机架(8)的两端分别与顶铁(3)、反力装置(5)连接,用于支撑顶推装置;所述的调平装置(7)置于地面上且与机架(8)相连;/n所述的顶管快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搭建井下大断面救援装置,初始状态为截割头(1-1)缩至其行程的10%-20%,且截割头(1-1)不回转;/n步骤二:当截割头(1-1)缩至其最短行程时,截割头(1-1)开始回转,并在回转过程中实现破岩;/n步骤三:截割头(1-1)连续回转,进行破岩、推进;随着截割头(1-1)的不断伸长,截割头(1-1)截面后部空间通过护套(1-2)进行周向支护,抵挡巷道内垮落的碎石;当截割头(1-1)伸至其最大行程时停止回转;/n步骤四:截割头(1-1)停止回转后,顶推装置向前顶推顶管(9),将环形空间内的煤岩推向周向;然后掘进机截割部的截割头(1-1)回缩,从而让出更多的排渣空间,减小顶管推进所需的轴向力;顶推装置继续向前顶推顶管(9),直至截割头(1-1)缩至其行程的70%-80%时,顶推装置停止顶推工作;/n步骤五:掘进机截割部的截割头(1-1)回缩至初始状态;/n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实现救援工作。/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249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