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电一体化三废基发泡材料的制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45083.4 申请日: 2019-09-30
公开(公告)号: CN110732283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8
发明(设计)人: 万志军;熊路长;王骏辉;武兆鹏;张源;康延雷;路宁;杨壮壮;张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矿业大学
主分类号: B01F33/82 分类号: B01F33/82;B01F23/20;B01F23/235;B01F25/31;B01F25/312;B01F35/213;B01F35/22;B01F35/92;E21F5/00
代理公司: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代理人: 刘振祥
地址: 221000***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煤电一体化三废基发泡材料的制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水液互驱单元通过恒流恒压泵的驱动将发泡剂混合溶液通过盘管供给新型发泡器;脱硫设备和压缩设备依次对烟气进行处理形成烟气液体,气化设备对烟气液体进行处理形成烟气气体供给新型发泡器;三废基发泡材料混合器将生成的泡沫材料和混合浆料充分混匀生成三废基发泡材料;方法:对烟气进行脱硫和压缩处理,对高盐矿井水进行处理,将粉煤灰、水泥、高盐矿井水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浆料;将烟气和发泡剂混合溶液供给新型发泡器生成泡沫材料;将泡沫材料和混合浆料混匀生成三废基发泡材料;注入自接顶区;向采空区注入烟气。该系统和方法能对三废材料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再利用,能监控制备过程。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一体化 三废 发泡 材料 制备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主权项】:
1.一种煤电一体化三废基发泡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煤电一体化三废基发泡材料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泡剂混合溶液供应装置、泡沫发生及观测装置、烟气供应装置和控制台;/n所述发泡剂混合溶液供应装置设置在井下的泡沫制备硐室(44)中,其包括水液互驱单元、恒流恒压泵(2)和发泡剂溶液混合单元;所述水液互驱单元包括第一双向活塞缸(6)、第二双向活塞缸(7)和多个转换阀;第一双向活塞缸(6)和第二双向活塞缸(7)的结构相同,其缸筒内部设置有与缸筒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活塞将缸筒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无杆腔,两个无杆腔分别通过设置在缸筒的两端的工作口A和工作口B与外部连通,第一双向活塞缸(6)和第二双向活塞缸(7)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各自活塞位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3)和第二位移传感器(5);多个转换阀分别为第一转换阀(V1)、第二转换阀(V2)、第三转换阀(V3)、第四转换阀(V4)、第五转换阀(V5)、第六转换阀(V6)、第七转换阀(V7)和第八转换阀(V8),所述转换阀具有通过控制连通或截断配合的工作口C和工作口D,第四转换阀(V4)和第一转换阀(V1)的工作口C相互连通后作为水液互驱单元的入水口,第四转换阀(V4)和第一转换阀(V1)的工作口D分别与第一双向活塞缸(6)和第二双向活塞缸(7)的工作口A连接,第五转换阀(V5)和第八转换阀(V8)的工作口D相互连通后作为水液互驱单元的出口,并通过单向阀(13)和电磁液体流量计A(14)一端连接;第五转换阀(V5)和第八转换阀(V8)的工作口C分别与第一双向活塞缸(6)和第二双向活塞缸(7)的工作口B连接,第二转换阀(V2)和第三转换阀(V3)的工作口C均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二转换阀(V2)和第三转换阀(V3)的工作口D分别与第一双向活塞缸(6)和第二双向活塞缸(7)的工作口A连接,第六转换阀(V6)和第七转换阀(V7)的工作口C分别与第一双向活塞缸(6)和第二双向活塞缸(7)的工作口B连接,第六转换阀(V6)和第七转换阀(V7)的工作口D相互连通后作为水液互驱单元的入液口;所述恒流恒压泵(2)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冷水容器(1)的底部连接,其出液口与水液互驱单元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发泡剂溶液混合单元包括补液泵(9)、发泡剂混合溶液储存桶(10)和安全阀(8),所述补液泵(9)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发泡剂混合溶液储存桶(10)的底部连接,其出液口通过安全阀(8)与水液互驱单元的入液口连接;/n所述泡沫发生及观测装置设置在井下的泡沫制备硐室(44)中,其包括循环水浴(15)、新型发泡器(20)和高速摄像机(21);所述盘管(16)设置在循环水浴(15)内部的一侧,盘管(16)的一端与电磁液体流量计A(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新型发泡器(20)设置在循环水浴(15)内部,新型发泡器(20)的顶部设有气液混合室(40)及连通气液混合室(40)与外部的喷出孔(42),并于气液混合室(40)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的竖向观测平面(4);新型发泡器(20)在气液混合室(40)以下的部分设置有位于其轴心处的液路通道(23)和环绕液路通道(23)分布的多个气路通道(24),液路通道(23)上端与气液混合室(40)连通,其下端与盘管(16)的另一端连接;气路通道(24)里端与液路通道(23)连通,其外端与固定连接在新型发泡器(20)外侧的气动接头(38)的出气端连接;喷出孔(42)与保温管路(5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高速摄像机(21)支设在新型发泡器(20)的外侧,且镜头对准竖向观测平面(4);/n所述烟气供应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烟气脱硫压缩车间(45)中的烟气脱硫设备(46)和烟气压缩液化设备(47)及设置在井下的烟道气气化硐室(48)中的烟气气化设备(53);烟气脱硫设备(46)的进气端与电厂(69)中的电厂烟气管道(77)连接,其出气端与烟气压缩液化设备(47)的进气端连接,烟气压缩液化设备(47)的出液端与烟气液路管道(75)的进液端连接,烟气液路管道(75)的出液端依次通过副井房(78)、副井(79)、井底车场(85)、运输石门(86)、运输大巷(87)、采区下部车场(88)、轨道上山(89)和运输顺槽(90)并穿入烟道气气化硐室(48)中与烟气气化设备(53)的进气端连接,烟气气化设备(53)的出气端与烟气气路管路(91)的进气端连接,烟气气路管路(91)上依次串接有电磁减压阀(50)、逆止阀(13)和涡旋式气体流量计(51),烟气气路管路(91)的出气端连接有输气支路A(76)和输气支路B(92),输气支路A(76)穿入三废机发泡材料制备硐室(80)中并通过与其连接的各个输气支路C(93)分别与新型发泡器(20)上的各个气动接头(38)的进气端连接;输气支路B(92)通过地埋的方式延伸到采空区(94),并通过控制阀进行封闭;/n所述煤电一体化三废基发泡材料生成装置包括设置在井下的三废机发泡材料制备硐室(80)中的螺杆泵(70)和三废基发泡材料混合器(61)、设置在地面上的粉煤灰基混合浆体制备车间(81)中的混合浆体搅拌器(55)和设置在井下的抽浆泵(82)和蓄浆池(83);所述混合浆体搅拌器(55)的出料端与粉煤灰基混合浆体管路(84)的进料端连接,粉煤灰基混合浆体管路(84)的出料端依次穿过副井房(78)、副井(79)、井底车场(85)、运输石门(86)、运输大巷(87)、采区下部车场(88)、轨道上山(89)和运输顺槽(90)伸入蓄浆池(83)中;抽浆泵(82)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蓄浆池(83)的底部连接,其出液端通过一个输出管路与三废机发泡材料制备硐室(80)中的螺杆泵(70)的进料口连接,还通过另一个输出管路经快速开关电磁阀A(62)与称重器A(65)连接,称重器A(65)设置在井下的工作面(95)中;所述螺杆泵(70)的出料口通过电磁液体流量计B(71)与三废基发泡材料混合器(61)的一个进料口连接;三废基发泡材料混合器(61)的另一个进料口与穿入三废机发泡材料制备硐室(80)的保温管路(52)的出料端连接,三废基发泡材料混合器(61)的一个输出支路通过快速开关电磁阀B(72)与称重器B(63)连接,另一个输出支路依次通过电磁阀B(43)和振动式粘度计(64)与三废基发泡材料输送管道(95)的进料端连接,三废基发泡材料输送管道(95)的出料端延伸到采空区(94);/n所述控制台分别与恒流恒压泵(2)、电磁液体流量计A(14)、第一转换阀(V1)、第二转换阀(V2)、第三转换阀(V3)、第四转换阀(V4)、第五转换阀(V5)、第六转换阀(V6)、第七转换阀(V7)和第八转换阀(V8)、第一位移传感器(3)、第二位移传感器(5)、高速摄像机(21)、真空泵(48)、气相色谱仪(44)、电磁阀A(69)、电磁减压阀(50)、快速开关电磁阀A(62)、快速开关电磁阀B(72)和振动式粘度计(64)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4508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