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测井与地震数据的品质因子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0435.1 | 申请日: | 201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3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吉忠;王冬娜;吴吉厚;贾善坡;赵小青;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1V1/36;G01V1/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测井与地震数据的品质因子建模方法,它包括:利用VSP数据求取的Q值与事先给定的雷克子波、反射系数序列等参数生成VSP井位置的粘弹性合成地震记录,对粘弹性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原始地震记录进行互相关计算求取最佳Q值;利用VSP井数据求取的最佳Q值对地震数据生成的Q场进行标定,得到最终Q场。本发明通过粘弹性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数据匹配、大套地层时窗约束地震资料Q值计算、VSP数据与地震数据联合,实现了品质因子Q的最佳求取。利用本发明获取的Q场,可以补偿叠后地震数据由于地震波传播过程中能量耗散引起的高频信号衰减,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有效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井 地震 数据 品质 因子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测井与地震数据的品质因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对工区内VSP测井数据利用对数谱比法求取初始Q值;/n步骤二、利用步骤一获得的初始Q值的数值结构特征开展大套地层层位解释;/n步骤三、利用步骤二解释出的地层层位作为地面反射地震数据求取品质因子Q值的计算时窗,在计算时窗内采用对数谱比法求取地震数据的Q场;/n步骤四、以步骤一获得的初始Q值作为初始值,生成粘弹性合成地震记录,并不断调整初始Q值,使得粘弹性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数据道互相关系数达到事先设定的阈值A;/na、对时窗在0.2s-0.8s内的浅层地震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地震数据的主频为F;/nb、利用已知的反射系数序列r(t)与主频为F的雷克子波w(t)通过褶积运算生成合成地震记录f(t),记为f(t)=r(t)*w(t),其中*代表褶积运算;/nc、对生成的合成地震记录f(t)利用正Q滤波公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704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