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冲击波激震条件下的隐伏陷落柱超前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3568.0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2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兰英;王圣程;孙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冲击波激发激震条件下的隐伏陷落柱超前探测方法,采用冲击波作为激发震源,将冲击波激发震源放置到底板钻孔最深处,通过改变不同孔深的方式分别进行激发,从而产生多个震源,且多个震源与检波器之间的偏移距均不相同,每次激发后获得一次共炮点道集,然后将各个共炮点道集叠加进行处理,获取各个震源产生的绕射波在隐伏陷落柱上最大振幅绕射点位置;最后通过各个最大振幅绕射点位置进行曲线拟合,将曲线显示在坐标系的XOZ面上,该曲线的位置即为隐伏陷落柱的侧界面位置;本发明通过冲击波激发震源进行多次激发,从而利用绕射波信号对煤层下方的陷落柱进行探测成像,不仅精度高,而且方便快捷,对煤巷安全掘进提供数据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冲击波 条件下 隐伏 陷落 超前 探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冲击波激发震源条件下的隐伏陷落柱超前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n步骤一:在巷道底板距离迎头10m位置施工一个激发钻孔,钻孔长度为N米,钻孔与巷道底板垂直;/n步骤二:将冲击波激发震源送入钻孔最深处;/n步骤三:在巷道底板布设n个安装孔,相邻安装孔的间距为3米,n个安装孔与激发钻孔的位置处在同一直线上,在每个安装孔内均布置一个三分量检波器;各个三分量检波器与地震记录仪连接,建立煤巷掘进超前预报观测系统;/n步骤四:冲击波激发震源从钻孔最深处进行第一次激发,然后冲击波激发震源由下往上每偏移3m激发一次,直至冲击波激发震源距离钻孔孔口3m时,停止激发并退出钻孔,共激发n次,形成震源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9356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