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尺度裂缝两相流动模拟评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3869.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宇;李彦超;肖剑锋;何封;王素兵;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9/00;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周萍;安宇宏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尺度裂缝两相流动模拟评测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气藏模拟系统、液相注入系统、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两相流量计量系统、温度模拟系统和监测系统;气藏模拟系统提供模拟的气体;液相注入系统提供模拟的液体;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和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可模拟人工支撑裂缝和天然裂缝发育带;两相流量计量系统分别计量两个模拟系统排出流体两相流量;温度模拟系统调整两个模拟系统的温度;监测系统能够监测两个模拟系统的温度、压力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装置设计科学合理,能实现对真实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的模拟,能实现缝内气液两相流动与缝间窜流的模拟,能为气井动态压力场预测技术提供实验支撑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裂缝 两相 流动 模拟 评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多尺度裂缝两相流动模拟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气藏模拟系统、液相注入系统、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两相流量计量系统、温度模拟系统和监测系统,其中,/n所述气藏模拟系统包括气体压缩机并通过管线与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的流体进入端连接,以提供用于模拟的气体;/n所述液相注入系统通过管线分别与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和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的流体进入端连接,以提供用于模拟的液体;/n所述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包括第一半封闭壳体、第一盖板、第一岩板,其中,第一半封闭壳体具有第一腔体且该腔体在壳体外表面上形成了一个开口,第一腔体的底部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M组孔道,每组孔道都包括贯通半封闭壳体的第一外孔道和第二测压孔道,第一半封闭壳体上还设置有将外界和第一腔体连通且相互面对的第一入口通道和第一出口通道,第一入口、出口通道的轴线都垂直于第一腔体的开口方向,第一入口通道构成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的流体进入端,第一方向为第一入口通道至第一出口通道的方向;第一盖板覆盖在第一半封闭壳体的开口之上;第一岩板设置在第一腔体中且其一个板面与第一腔体的底面相连接,第一岩板上设置有M个沿第一方向分布且能够对应各个第一外孔道的第一内孔道,第一内孔道贯通第一岩板的两个板面,成对应关系的第一外孔道和第一内孔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共同构成了第一管路连接孔道;第一岩板、第一盖板和部分第一腔体围成了第一铺置带,第一入口通道和第一出口通道与第一铺置带连通;/n所述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包括第二半封闭壳体、第二盖板、第二岩板,其中,第二半封闭壳体具有第二腔体且该腔体在壳体外表面上形成了一个开口,第二腔体的底部开设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M组孔道,每组孔道都包括贯通第二半封闭壳体的第二外孔道和第二测压孔道,第二半封闭壳体上还设置有将外界和第二腔体连通且相互面对的第二入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第二入口、出口通道的轴线都垂直于第二腔体的开口方向,第二入口通道构成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的流体进入端,第二方向为第二入口通道至第二出口通道的方向;第二盖板覆盖在第二半封闭壳体的开口之上;第二岩板设置在第二腔体中且其一个板面与第二腔体的底面相连接,第二岩板上设置有M个沿第二方向分布且能够对应各个第二外孔道的第二内孔道,第二内孔道贯通第二岩板的两个板面,成对应关系的第二外孔道和第二内孔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共同构成了第二管路连接孔道;第二岩板、第二盖板和部分第二腔体围成了第二铺置带,第二入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与第二铺置带连通;/n所述两相流量计量系统分别与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和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的流体排出端连接,以计量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和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排出流体中气液两相的流量值;/n所述温度模拟系统能够调整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的温度,以用于模拟不同储层埋深条件下的温度大小;/n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测单元和温度监测单元,所述压力监测单元能够监测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中的压力值,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能够监测生产井裂缝模拟系统、压裂井裂缝模拟系统的温度值。/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1386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