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能驱动旋转、平移的太阳能吸热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8244.X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颜健;封鸿嶂;唐俊豪;彭佑多;刘永祥;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20/20 | 分类号: | F24S20/20;F24S23/30;F24S30/425;F24S30/20;F24S80/60 |
代理公司: | 43108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乌景瑞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能驱动旋转、平移的太阳能吸热器及其工作方法,风力能驱动旋转、平移的太阳能吸热器包括机架、腔体吸热器、风力机组、直流电机、蓄电池组和控制器;所述的腔体吸热器包括保温腔体、吸热体、热工质集腔和冷工质集腔;所述的保温腔体为筒形结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吸热体包括筒形的吸热腔和工质输运轴,工质输运轴安装在吸热腔底板上,与吸热腔同轴;吸热腔安装在保温腔体内,工质输运轴穿出保温腔体底板上的通孔,吸热腔能够相对于保温腔体转动、平移。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太阳能腔体吸热器的旋转和往复平移,还实现了无风或风力不足时风力发电机组储电的供电驱动;并且可用风能转换并存储的电能。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腔 保温腔体 平移 吸热器 腔体 输运 底板 太阳能吸热器 驱动旋转 风力能 吸热体 集腔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机组 风能转换 筒形结构 往复平移 蓄电池组 直流电机 控制器 保温腔 冷工质 热工质 轴安装 储电 可用 通孔 同轴 筒形 轴穿 转动 太阳能 存储 体内 供电 驱动 风力 | ||
【主权项】:
1.一种风力能驱动旋转、平移的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是:包括机架、腔体吸热器、风力机组、直流电机、蓄电池组和控制器;所述的腔体吸热器包括保温腔体、吸热体、热工质集腔和冷工质集腔;所述的保温腔体为筒形结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吸热体包括筒形的吸热腔和工质输运轴,工质输运轴安装在吸热腔底板上,与吸热腔同轴;吸热腔安装在保温腔体内,工质输运轴穿出保温腔体底板上的通孔,吸热腔能够相对于保温腔体转动、平移;/n吸热腔侧壁内设有工质流道,工质输运轴上设有工质输出流道和工质输入流道,工质输出流道的进口和工质输入流道的出口设置在工质输运轴朝向吸热腔端,分别与吸热腔内的工质流道的出口和进口连通;工质输出流道的出口和工质输入流道的进口均设置在工质输运轴的侧壁上,或者一个设置在工质输运轴的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工质输运轴的另一端;工质输出流道的出口和工质输入流道的进口分别与热工质集腔和冷工质集腔连通;热工质集腔和冷工质集腔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当工质输出流道的出口和工质输入流道的进口均设置在工质输运轴的侧壁上时,热工质集腔和冷工质集腔的两端的圆孔与工质输运轴密封连接,能够相对于工质输运轴转动、平移;当工质输出流道的出口或工质输入流道的进口设置在工质输运轴的侧壁上时,热工质集腔或冷工质集腔的一端的圆孔安装在工质输运轴的端部,该圆孔与工质输运轴之间设有密封圈,或热工质集腔或冷工质集腔与柔性金属管一端的球铰连接,柔性金属管另一端的球铰与工质输运轴的端部连接;/n所述的工质输运轴上设有花键传动部,花键传动部外侧壁上设有外花键;花键传动部的外花键与内花键轴的内花键配合,内花键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的风力机组安装在机架上,风力机组的输出轴通过电磁离合器Ⅱ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直流电机通过电磁离合器Ⅲ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Ⅰ,直流电机与蓄电池组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Ⅱ通过电磁离合器Ⅰ连接转轴Ⅱ,转轴Ⅱ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转轴Ⅱ通过传动装置与转轴Ⅰ连接,能够驱动转轴Ⅰ转动;转轴Ⅰ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工质输运轴连接,能够驱动工质输运轴平移;所述的直流电机、电磁离合器Ⅰ、电磁离合器Ⅱ和电磁离合器Ⅲ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蓄电池组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2824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