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和轨枕块连接面损伤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8441.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娟娟;韦臻;杜威;晋智斌;荀宇星;田晋成;刘伟;邓世杰;杨荣山;赵坪锐;曾学勤;李昱阳;陈应东;刘宽;叶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E01B3/0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和轨枕块连接面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含脱黏损伤的内聚力模型,模拟轨枕块与道床板连接面损伤,建立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计算模型,提取道床板和轨枕块在高频低幅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振动响应,基于小波包分解理论分析振动信号在各频带的能量变化规律,提取损伤特征指标,建立脱黏程度与频带能量的映射关系,实现脱黏损伤程度识别。本发明的识别方法更为简洁,能够快速有效的对道床板和轨枕块连接面脱黏损伤程度进行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块式无砟 轨道 道床 轨枕 连接 损伤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和轨枕块连接面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用含脱黏损伤的内聚力模型,模拟轨枕块与道床板连接面损伤,建立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计算模型;/nS2、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扣件位置钢轨支点压力时程曲线作为高频低幅列车动荷载激励;/nS3、分别在轨枕块与道床板连接面长边和底面设置不同程度的脱黏损伤,提取不同损伤程度下的道床板和轨枕块在步骤S2的列车荷载激励下的加速度振动响应;/nS4、采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对步骤S3中加速度振动响应进行分解,得到不同损伤程度下的各频带能量,选取呈单一变化的频带能量作为损伤特征指标,建立脱黏程度与频带能量的映射关系,实现轨枕块与道床板连接面脱黏损伤程度识别。/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884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