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8569.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4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邹飞;黄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私钥中心与应用服务器端之间通过软盾进行通信认证数据传输;应用服务器端同时与客户控制终端、物联网终端进行密钥分发、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相互通信;客户控制终端与物联网终端之间进行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的相互通信;私钥中心包括KPC密钥生产组件、KMC密钥管理组件和密钥认证组件,应用服务器端包括安全边缘计算SDK模块和服务端应用模块;客户控制终端包括加解密安全模块和客户端应用模块,物联网终端包括物联通信模组、安全算法模块和SE芯片。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在物联网系统中,只有用户完全自主可控,而云端系统不具有直接操作用户设备权限,能有效提高物联控制安全等级的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安全管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私钥中心(1)、应用服务器端(2)、客户控制终端(3)、物联网终端(4),所述私钥中心(1)与所述应用服务器端(2)之间通过软盾进行通信认证数据传输;所述应用服务器端(2)同时与客户控制终端(3)、物联网终端(4)进行密钥分发、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相互通信;所述客户控制终端(3)与物联网终端(4)之间进行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的相互通信;所述私钥中心(1)包括KPC密钥生产组件(11)、KMC密钥管理组件(12)和密钥认证组件(13),所述KPC密钥生产组件(11)根据预置算法规则生成密钥,所述KMC密钥管理组件(12)对所述KPC密钥生产组件(11)生成的密钥进行存储及分发管理,所述密钥认证组件(13)对外部请求获取密钥的应用服务器端(2)进行认证;所述应用服务器端(2)包括安全边缘计算SDK模块(21)和服务端应用模块(22);所述安全边缘计算SDK模块(21)对外部设备与所述应用服务器端(2)交互通信的合规性进行验证,所述服务端应用模块(22)与外部设备进行指令传输、指令执行及指令反馈数据交互;所述客户控制终端(3)包括加解密安全模块(31)和客户端应用模块(32),所述加解密安全模块(31)对所述服务器端(2)发来的密钥进行解密并对发送到所述物联网终端(4)的密钥信息进行二次加密,所述客户端应用模块(32)与外部设备进行指令传输、指令执行及指令反馈数据交互;所述物联网终端(4)包括物联通信模组(41)、安全算法模块(42)和SE芯片(43),所述物联通信模组(41)建立所述物联网终端(4)与所述应用服务器端(2)、客户控制终端(3)的通信通道,所述安全算法模块(42)对所述应用服务器端(2)和客户控制终端(3)发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合规性验证,所述SE芯片(43)对密钥数据进行加解密运算并对交互数据进行安全存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10856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联网的科技信息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跨平台物联网通讯组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