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昆虫咬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2135.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钱英;胡姗姗;黄小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36 | 分类号: | A61K36/536;A61P17/02;A61P17/04;A61P17/00;A61K8/9789;A61K8/34;A61K8/19;A61Q17/02;A61K31/045;A61K33/02 |
代理公司: | 50230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药物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昆虫咬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原料及配比为:薄荷脑20~35g/L、60~120ml/L7.5~12.5%的氨水、马齿苋提取物30~50ml/L、夏枯草提取物50~70ml/L,剩余组分为乙醇溶液;制备过程为按配比称取薄荷脑溶解于含有适量的乙醇溶液中,再缓慢加入氨水,再分别缓慢加入马齿苋提取物和夏枯草提取物,搅拌均匀并加入乙醇溶液至设计制备量即得用于治疗昆虫咬伤的药物。本发明利用薄荷脑、氨水、马齿苋提取物以及夏枯草提取物混合制备用于治疗昆虫咬伤的药物,具有良好的驱蚊驱虫效果;同时药材原料采用中草药成分,无毒副作用,且对蚊叮虫咬起的炎症、红肿、骚痒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止痒效果起效快。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马齿苋提取物 夏枯草提取物 乙醇溶液 薄荷脑 咬伤 制备 昆虫 治疗 制备技术领域 无毒副作用 驱虫效果 蚊叮虫咬 药材原料 药物原料 止痒效果 制备过程 配比为 剩余组 红肿 称取 配比 起效 驱蚊 中草药 溶解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昆虫咬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原料及配比:薄荷脑20~35g/L、60~120ml/L7.5~12.5%的氨水、马齿苋提取物30~50ml/L、夏枯草提取物50~70ml/L,剩余组分为乙醇溶液。/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11213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