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植与模块化应用的湖湾污染修复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8980.4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晏再生;江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28;C02F3/34;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32230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蓓;邵林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移植与模块化应用的湖湾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若干含阴极和水生植物控根系统的修复模块,水生植物控根系统包括外壳、阳极、控根板和基质,阴极漂浮于上覆水体,外壳为上下开口的筒状,其内由上至下依次为基质、控根板和阳极,水生植物定植于基质中,外壳上设置有气孔,控根板为配合外壳内径的网状板。植物根系在控根板的作用下可以深入到污染沉积物中,同时携带着基质中的具有导电特性的活性炭灵活地分散到污染沉积物中,增强沉积物内部的导电特性,提高系统生物电流修复性能。在控根板的作用下形成独立的、有机的具有强修复性能的单体,这些单体通过并联方式在沉积物内部形成导电网络,强化湖湾复合污染的生物电流修复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控根 水生植物 基质 修复性能 沉积物 阴极 污染沉积物 阳极 导电特性 湖湾 污染修复装置 模块化应用 活性炭 并联方式 导电网络 复合污染 配合外壳 上下开口 生物电流 系统生物 修复模块 植物根系 可移植 网状板 定植 筒状 漂浮 水体 携带 灵活 | ||
【主权项】:
1.一种可移植与模块化应用的湖湾污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修复模块,/n所述修复模块包括阴极和至少部分设置于沉积物中的水生植物控根系统,/n所述水生植物控根系统包括外壳、阳极、控根板和基质,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通过外电路连接,所述阴极漂浮于上覆水体,所述外壳为上下开口的筒状,所述外壳内由上至下依次为所述基质、所述控根板和所述阳极,水生植物定植于所述基质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控根板为配合所述外壳内径的网状板,所述控根板以下设置于沉积物中。/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11898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