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开采条件下的煤矿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5781.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邓存宝;金智新;吴玉程;黄庆学;郝朝瑜;王雪峰;武俊诚;陈曦;王延生;杨艳国;李雨成;葛少成;范超男;王宏伟;王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14100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开采条件下的煤矿生产系统,包括主井(1)、副井(2)和平行设置的轨道大巷(6)、运输大巷(7),所述主井(1)和副井(2)底端建设井底车场(3),所述井底车场(3)通过设有风门(24)将主井(1)和副井(2)内的气流隔开,所述轨道大巷(6)通过主轨道石门(4)与井底车场(3)连接,所述运输大巷(7)通过设有主运输石门(5)与井底车场(3)连接,所述采煤工作面(15)采用“L”型布置方式。本发明改变原有依赖回风巷回风的方式,使矿井的生产系统在智能开采条件下变得更加合理。 | ||
搜索关键词: | 井底车场 副井 主井 轨道大巷 运输大巷 煤矿生产系统 采煤工作面 布置方式 生产系统 智能 回风巷 主轨道 底端 风门 隔开 回风 矿井 运输 建设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开采条件下的煤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井(1)、副井(2)和平行设置的轨道大巷(6)、运输大巷(7),所述主井(1)和副井(2)底端建设井底车场(3),所述井底车场(3)通过设有风门(24)将主井(1)和副井(2)内的气流隔开;所述轨道大巷(6)通过主轨道石门(4)与井底车场(3)连接,所述运输大巷(7)通过主运输石门(5)与井底车场(3)连接;所述轨道大巷(6)通过采区轨道石门(8)与轨道上山(13)连接;所述运输大巷(7)通过采区运输石门(9)与运输上山(12)连接;所述运输大巷(7)的采区端部设有采区煤仓(11),所述采区轨道石门(8)和采区运输石门(9)位于采区下部车场(10),所述采区下部车场(10)通过设立风门(24)将运输上山(12)和轨道上山(13)内的气流隔开;所述运输上山(12)和轨道上山(13)经过掘进工作面(20)后穿过待采区和开采区到达采区绞车房(19),所述开采区两侧为采煤工作面(15),所述待采区两侧为开切眼(17);两侧的采煤工作面(15)分别通过运输顺槽Ⅰ(14a)与采区中部车场Ⅰ(18a)及运输上山(12)、轨道上山(13)连接;所述两侧的开切眼(17)分别通过运输顺槽Ⅱ(14b)与采区中部车场Ⅱ(18b)及运输上山(12)、轨道上山(13)连接;运输顺槽Ⅰ(14a)、运输顺槽Ⅱ(14b)分别通过多个风门(24)与运输上山(12)、轨道上山(13)内的风流隔开;所述掘进工作面(20)与运输上山(12)和轨道上山(13)的交汇处设有采区中部车场Ⅲ(18c),位于采区中部车场Ⅲ(18c)前方的运输上山12和轨道上山13之间设有采区变电所21。/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14578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