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载型活塞泵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042425.7 申请日: 2019-01-10
公开(公告)号: CN209838613U 公开(公告)日: 2019-12-24
发明(设计)人: 丁川;康滨;申屠胜男;阮健;吴圣;童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F04B7/06 分类号: F04B7/06;F04B9/02;F04B19/02
代理公司: 33201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兵;吴红斐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重载型活塞泵,泵壳内腔内的左端设有左泵单元,泵壳内腔内的右端设有右泵单元,且泵壳通过左泵单元和右泵单元进液和排液;左泵单元包括同轴设置在泵壳内腔内左端的左泵体,右泵单元包括同轴设置在泵壳内腔内右端的右泵体;左泵体内同轴设有左泵芯,右泵体内同轴设右泵芯,且左泵芯和右泵芯之间通过允许左泵芯和右泵芯保持同步转动又可相对独立地轴向移动的第一转动同步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导轨与左泵芯或右泵芯固连,使得导轨成为运动部件,与现有技术中以滚轮作为运动部件相比较,导轨作为运动部件,可以选用大载荷的轴承,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承载大载荷,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重载型泵使用。
搜索关键词: 左泵 泵壳内腔 泵芯 本实用新型 运动部件 泵单元 导轨 同轴设置 大载荷 重载型 同轴 体内 同步转动 同步装置 相对独立 活塞泵 右泵体 左泵体 泵壳 地轴 固连 滚轮 进液 排液 左端 轴承 转动 承载 移动
【主权项】:
1.一种重载型活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11),所述泵壳(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密封的左封盖(1)和右封盖(20),且所述左封盖(1)、所述右封盖(20)和所述泵壳(11)的中心轴相重合;所述右封盖(20)上设有进液口(A),所述泵壳(11)上设有出液口;/n定义所述左封盖(1)所在的一端为左端,所述右封盖(20)所在的一端为右端,轴向是所述的中心轴方向或平行于所述的中心轴的方向,轴对称是指以所述的中心轴对称,径向是指所述泵壳(11)横截面的直径所在的方向,周向是围绕所述的中心轴的方向;/n所述泵壳内腔(B)内的左端设有左泵单元,所述泵壳(11)内腔(B)内的右端设有右泵单元,且所述泵壳(11)通过所述左泵单元和所述右泵单元进液和排液;/n所述左泵单元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泵壳内腔(B)内左端的左泵体(6),所述右泵单元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泵壳内腔(B)内右端的右泵体(16);所述左泵体(6)内同轴设有左泵芯(7),所述右泵体(16)内同轴设右泵芯(15),且所述左泵芯(7)和所述右泵芯(15)之间通过允许所述左泵芯(7)和所述右泵芯(15)保持同步转动又可相对独立地轴向移动的第一转动同步装置相连,且所述第一转动同步装置设置在所述泵壳内腔(B)内;/n所述左泵芯(7)的左右两端密封贯穿所述左泵体(6),所述左泵体(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衬套(4、8),且所述左泵芯(7)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贯密封所述第一衬套(4、8);所述左泵芯(7)的中间设有第一台肩,且所述第一台肩的左端面和位于所述左泵体(6)左端的第一衬套(4)将所述左泵体(6)的内腔围隔成密闭的第一左容腔(O);所述第一台肩的右端面和位于所述左泵体(6)右端的第一衬套(8)将所述左泵体(6)的内腔围隔成密闭的第一右容腔(J);所述第一台肩上设有两条轴对称的第一左配流槽(d)和两条轴对称的第一右配流槽(c),且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和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在所述左泵芯(7)的横截面的圆周上等间距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与所述第一左容腔(O)连通,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与所述第一右容腔(J)连通;/n所述右泵芯(15)的左右两端密封贯穿所述右泵体(16),所述右泵体(1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二衬套(13、17),且所述右泵芯(15)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贯密封所述第二衬套(13、17);所述右泵芯(15)的中间设有第二台肩,且所述第二台肩的左端面与位于所述右泵体(16)左端的第二衬套(13)将所述右泵体(16)的内腔围隔成密闭的第二左容腔(H);所述第二台肩的右端面与位于所述右泵体(16)右端的第二衬套(17)将所述右泵体(16)的内腔围隔成密闭的第二右容腔(C);所述第二台肩上设有两条轴对称的第二左配流槽(b)和两条轴对称的第二右配流槽(a),且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和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在所述右泵芯(15)的横截面的圆周上等间距交替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与所述第二左容腔(H)连通,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与所述第二右容腔(C)连通;/n所述左泵单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泵单元左右两端的一对运动转换组件,所述右泵单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右泵单元左右两端的另一对运动转换组件;且所述运动转换组件均包括相配合的滚轮(5、9、14、18)和导轨(3、10、12、19);/n所述左泵体(6)的左右两端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轴对称的空心轴(N、K),所述右泵体(16)的左右两端也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轴对称的另一对空心轴(F、D),其中:所述左泵单元的空心轴(N、K)的内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泵体(6)的外壁上,所述左泵单元的空心轴(N、K)的外端沿所述径向延伸至与所述泵壳(11)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右泵单元的空心轴(F、D)的内端固定在所述右泵体(16)的外壁上,所述右泵单元的空心轴(F、D)的外端沿所述径向延伸至与所述泵壳(11)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左泵单元的滚轮(5、9)和所述右泵单元的滚轮(14、18)一一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空心轴(N、K、F、D)上;/n所述左泵单元的导轨(3、10)分别同轴固定在所述左泵芯(7)位于所述左泵体(6)外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右泵单元的导轨(12、19)分别同轴固定在所述右泵芯(15)位于所述右泵体(16)外的左右两端上;/n所述导轨(3、10、12、19)的滚动面均呈轴向的环状曲面,所述曲面有轴向的起伏,所述的导轨(3、10、12、19)在所述中心轴方向的投影呈圆环状,且所述的曲面有2个最高点(T1)和2个最低点(T2),所述的最高点(T1)和最低点(T2)分别位于所述的圆环的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上,所述的曲面分别依照所述的两条直径对称;所述滚轮(5、9、14、18)在对应的所述导轨(3、10、12、19)的滚动面上滚动,并推动所述左泵芯(7)和所述右泵芯(15)沿所述轴向移动;所述的导轨(3、10、12、19)的内环侧高于外环侧,所述的滚轮(5、9、14、18)是锥滚轮,且所述滚轮(5、9、14、18)的滚动面与所述导轨(3、10、12、19)的滚动面相适配;/n所述泵壳(11)的壁面上设有一对轴对称的出液盲孔(I);所述左泵体(6)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或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相连通的两个轴对称的第一左配流口(M),所述左泵体(6) 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或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相连通的两个轴对称的第一右配流口(L);且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和所述第一右配流口(L)在所述左泵体(6)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沿所述左泵体(6)的圆周等间距交替分布;/n所述右泵体(16)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或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相连通的两个轴对称的第二左配流口(G),所述右泵体(16)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或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相连通的两个轴对称的第二右配流口(E);且所述第二左配流口(G)和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在所述右泵体(16)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沿所述右泵体(16)的圆周等间距交替分布;/n所述空心轴(N、K、F、D)的外壁面与所述泵壳内腔(B)之间具有允许液体在所述泵壳内腔(B)内流动的间隙;所述空心轴(N、K、F、D)沿所述径向贯通,所述左泵单元左端的空心轴(N)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相连通,所述左泵单元左端的空心轴(N)的外端与所述泵壳内腔(B)相连通;所述左泵单元右端的空心轴(K)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右配流口(L)相连通,所述左泵单元右端的其中一个空心轴(K)的外端与所述出液盲孔(I)相连通,所述左泵单元右端的另一个空心轴(K)的外端密封;/n所述右泵单元左端的空心轴(F)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左配流口(G)相连通,所述右泵单元左端的其中一个空心轴(D)的外端与所述出液盲孔(I)相连通,所述右泵单元左端的另一个空心轴(D)的外端密封;所述右泵单元右端的空心轴(D)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相连通,所述右泵单元右端的空心轴(D)的外端与所述泵壳内腔(B)相连通;/n所述进液口(A)、所述泵壳内腔(B)、位于左泵单元左端的所述空心轴(N)、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依次连通,构成所述左泵单元的进液通道;所述第一右配流口(L)、位于左泵单元右端的所述其中一个空心轴(K)、所述出液盲孔(I)和所述出液口依次连通,构成所述左泵单元的出液通道;/n所述进液口(A)、所述泵壳内腔(B)、位于右泵单元右端的所述空心轴(D)、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依次连通,构成所述右泵单元的进液通道;所述第二左配流口(G)、位于右泵单元左端的所述其中一个空心轴(F)、所述出液盲孔(I)和所述出液口依次连通,构成所述右泵单元的出液通道;/n位于所述左泵芯(7)两端的导轨(3、10)的曲面起伏的波形,相互同相;位于所述右泵芯(15)两端的导轨(12、19)的曲面起伏的波形,相互同相;/n所述左泵单元和所述右泵单元沿周向错开45°设置,即:所述左泵芯(7)和所述右泵芯(15)沿所述周向错开45°设置,所述左泵芯(7)和所述右泵芯(15)上对应导轨的曲面波形的相位相差45°;/n所述第一转动同步装置包括第一拨叉(25)和第一滑竿,所述第一拨叉(25)固定在所述左泵芯(7)右端的导轨(10)上,所述第一滑竿固定设置在所述右泵芯(15)左端的导轨(12)上;所述第一拨叉(25)的两侧均设有沿轴向向右开口的叉口,所述第一滑竿径向设置,所述第一拨叉(25)的叉口卡套在所述第一滑竿上,所述第一滑竿可沿所述第一拨叉(25)的叉口滑动,且所述第一拨叉(25)和所述第一滑竿既可同步沿所述轴向移动又可沿所述周向转动;/n所述左封盖(1)上设有可沿所述周向转动的联轴器(2),所述联轴器(2)的左端用于与驱动所述联轴器(2)转动的驱动件相连,且所述联轴器(2)的左端位于所述左封盖(1)外;所述联轴器(2)的右端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左封盖(1)并密封延伸至所述泵壳内腔(B)内,且所述联轴器(2)的右端与所述左泵芯(7)之间通过允许所述左泵芯(7)和所述联轴器(2)保持同步转动又允许所述左泵芯(7)独立地轴向移动的第二转动同步装置相连,且所述第二转动同步装置设置在所述泵壳(11)内;/n所述第二转动同步装置包括第二拨叉(23)和第二滑竿,所述第二拨叉(23)固定设置在所述联轴器(2)上,所述第二滑竿固定在所述左泵单元左端的导轨上;所述第二拨叉(23)的两侧均设有沿轴向向右开口的叉口,所述第二滑竿径向设置,所述第二拨叉(23)的叉口卡套在所述第二滑竿上,所述第二滑竿可沿所述第二拨叉(23)的叉口滑动,且所述第二拨叉(23)通过所述第二滑竿扭动所述左泵芯(7);/n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所述第二左配流口(L)、所述第一右配流口(G)、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的具体位置具有如下对应关系;/n第一状态下:/n在所述左泵单元中:所述联轴器(2)带动所述左泵芯(7)沿所述周向转动,且所述左泵芯(7)在所述左泵单元的运动转换组件的作用下同时沿轴向向右移动;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对准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对准所述第二左配流口(L);所述第一左容腔(O)通过相连通的所述左泵单元的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进液,所述第一右容腔(J)通过相连通的所述第一右向槽(c)和所述左泵单元的出液通道排液;/n在所述右泵单元中:所述右泵芯(15)在所述左泵芯(7)的带动下沿所述周向转动;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与所述第一右配流口(G)、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均不连通,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与所述第一右配流口(G)、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也均不连通;所述第二左容腔(H)既不进液也不排液,所述第二右容腔(C)既不进液也不排液;/n第二状态下:/n在所述右泵单元中:所述左泵芯(7)带动所述右泵芯(15)沿所述周向转动,且所述右泵芯(15)在所述右泵单元的运动转换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轴向向左移动;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对准所述第一右配流口(G),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对准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所述第二右容腔(C)经相互连通的所述右泵单元的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吸液,所述第二左容腔(H)经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和所述右泵单元的排液通道排液;/n在所述左泵单元中:所述联轴器(2)带动所述左泵芯(7)沿所述周向转动,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与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或所述第二左配流口(L)均不连通,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与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或所述第二左配流口(L)均不连通,所述第二左容腔(O)既不吸液也不排液,所述第二右容腔(J)既不吸液也不排液;/n第三状态下:/n在所述左泵单元中:在所述联轴器(2)的带动下,所述左泵芯(7)沿所述周向转动,且所述左泵芯(7)在所述左泵单元的运动转换组件的作用下同时沿所述轴向向左移动;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 对准所述第一右配流口(L),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对准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所述第一右容腔(J)经相互连通的所述左泵单元的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吸液;所述第一左容腔(O)经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左向槽(d)和所述左泵单元的出液通道排液;/n在所述右泵单元中:所述右泵芯(15)在所述左泵芯(7)的带动下沿所述周向转动,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与所述第一右配流口(G)或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均不连通,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与所述第一右配流口(G)或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均不连通,所述第二左容腔(H)既不吸液也不排液,所述第二右容腔(C)既不吸液也不排液;/n第四状态下:/n在所述右泵单元中:所述左泵芯(7)带动所述右泵芯(15)沿所述周向转动,且所述右泵芯(15)在所述右泵单元的运动转换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轴向向左移动;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对准所述第二右配流口(E),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对准所述第一右配流口(G);所述第二左容腔(H)经相互连通的所述右泵单元的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左配流槽(b)吸液,所述第二右容腔(C)经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二右配流槽(a)和所述右泵单元的排液通道排液;/n在所述左泵单元中:在所述联轴器(2)的带动下,所述左泵芯(7)沿所述周向转动,所述第一左配流槽(d)与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或所述第二左配流口(L)均不连通,所述第一右配流槽(c)与所述第一左配流口(M)或所述第二左配流口(L)均不连通,所述第二左容腔(O)既不吸液也不排液,所述第二右容腔(J)既不吸液也不排液。/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424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