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GBT短路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3274.X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3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王培林;石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26 |
代理公司: | 32227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IGBT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IGBT短路检测电路,其成本低,适应性好,调试方便,驱动光耦模块PC5的1脚和3脚分别为电源接口、与CPU连接的端口,驱动光耦模块PC5的5脚连接电阻R53一端、电阻R75一端、电阻R61一端,电阻R75另一端连接电阻R77一端、光耦PC8的1脚,光耦PC8的4脚连接电阻R74一端、电容C51一端、CPU,电阻R74另一端连接VCC,电容C51另一端与光耦PC8相连后接地,电阻R77另一端与光耦PC8的2脚相连后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容C45一端、电阻R68一端、稳压二极管ZD5的正极,稳压二极管ZD5的负极连接电阻R49一端、稳压二极管ZD6的正极、电阻R70一端,稳压二极管ZD6的负极、电阻R70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电阻R61另一端。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稳压二极管 光耦 电容 正极 光耦模块 一端连接 脚连接 三极管 短路检测电路 负极连接电阻 本实用新型 负极 驱动 电源接口 基极连接 接地 集电极 调试 | ||
【主权项】:
1.一种IGBT短路检测电路,其包括IGBT模块、检测模块、驱动光耦模块PC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光耦模块PC5的1脚和3脚分别为电源接口、与CPU连接的端口,所述驱动光耦模块PC5的5脚连接电阻R53一端、电阻R75一端、电阻R61一端,所述电阻R75另一端连接电阻R77一端、光耦PC8的1脚,所述光耦PC8的4脚连接电阻R74一端、电容C51一端、CPU,所述电阻R74另一端连接VCC,所述电容C51另一端与所述光耦PC8相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77另一端与所述光耦PC8的2脚相连后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容C45一端、电阻R68一端、稳压二极管ZD5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D5的负极连接电阻R49一端、稳压二极管ZD6的正极、电阻R70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D6的负极、电阻R70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电阻R61另一端,所述电阻R49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1一端,所述二极管D21另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集电极,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42一端、电阻R65一端、电容C50一端、稳压二极管ZD11负极、电阻R58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电容C45另一端、所述电阻R68另一端、所述电容C44另一端,所述IGBT模块的门极连接所述电容C42另一端、所述电阻R65另一端、所述电阻R53另一端、二极管D24的正极,所述驱动光耦模块PC5的6脚连接电容C38一端、所述二极管D24的负极、所述电阻R58另一端、CPU,所述驱动光耦模块PC5的4脚连接所述电容C38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D11的正极、电容C50的负极、CPU。/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8327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