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圆形盾构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5478.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于智清;汪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21218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层隧道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双圆形盾构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双圆形盾构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由双圆搭接形盾构机挖掘并衬砌而成,两侧的舱体采用4~9片弧形管壁,中间的舱体上下各采用1~3块弧形管壁;中间舱体与两侧舱体相搭接处,顶部和下部均分别采用一块不等长节点管壁,上下不等长节点管壁之间均分别采用竖直分隔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幅降低地下结构修建成本,布局合理,能够实现采用盾构机建造集地下公路交通、地下铁路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地下海绵城市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既保证功能,又要保证受力,各部件的连接更加简单、安全、效率、耐久,且防水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综合体 舱体 本实用新型 弧形管壁 不等长 盾构机 节点管 双圆形 盾构 建造 地下综合管廊 防水效果好 双圆搭接形 地下公路 地下结构 地下铁路 经济效果 隧道技术 搭接处 中间舱 衬砌 分隔 施工 受力 竖直 海绵 交通 保证 地下 挖掘 修建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双圆形盾构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包括弧形管壁(1)、不等长节点管壁(2)、竖直分隔壁(3)、水平结构板(4)、竖直结构板(5)、安全分隔板(6)、地下铁路舱(7)、生活水舱(8)、中水舱(9)、污水舱(10)、热力舱(11)、地下公路舱(12)、安全通道(13)、电信舱(14)、电力舱(15)、综合舱(16)、备用舱(17)、设备与通风舱(18)、维修人行平台(19)、架体(20)、中水管(21)、生活水管(22)、污水管(23)、热力管(24),其特征在于:/n双圆形盾构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采用双圆形盾构机装配建造;/n舱体均采用4~9片弧形管壁(1);中间舱体相搭接处,顶部和下部均分别采用一块不等长节点管壁(2),上下不等长节点管壁(2)之间均分别采用竖直分隔壁(3)连接;/n舱体均同时一环一环衬砌,相邻两环的弧形的外侧壁的弧形管壁(1)均错缝;其中一环为顶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右侧,底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左侧;相邻一环为顶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左侧,底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右侧;/n每块弧形管壁(1)均为40~60°弧的弧形板,相邻环弧形管壁(1)相互转动20~30°;/n每个舱体均设置两层水平结构板(4),且不同舱体内的水平结构板(4)均一一水平对齐,将每个舱体分隔成三个空间;/n底部空间均分别设置两排竖直结构板(5),将每个底部空间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舱室,其中两个中间的舱室为地下铁路舱(7),另外四个舱室分别为生活水舱(8)、中水舱(9)、污水舱(10)、热力舱(11);/n两个中间层空间均为地下公路舱(12),在右侧地下公路舱(12)的右侧边缘和左侧地下公路舱(12)的左侧边缘分别设置竖直的安全分隔板(6),分隔出两个安全通道(13);/n两个顶部空间的中间均采用竖直的竖直结构板(5)分隔,并分别在两个竖直结构板(5)的两侧分别采用安全分隔板(6)分隔,两排竖直结构板(5)两侧的四个舱室分别为电信舱(14)、电力舱(15)、综合舱(16)、备用舱(17);另外的四个舱室均为设备与通风舱(18);/n生活水舱(8)、中水舱(9)、污水舱(10)、热力舱(11)均在靠近地下铁路舱(7)一侧铺设水平的维修人行平台(19);/n在生活水舱(8)、中水舱(9)、污水舱(10)、热力舱(11)内远离地下铁路舱(7)的一侧均分别架设架体(20);架体(20)的两个竖直钢架底部和顶部均分别与弧形管壁(1)、不等长节点管壁(2)、水平结构板(4)竖直连接;若干个水平钢架竖直均匀分布,两端均分别与竖直钢架连接;/n生活水舱(8)、中水舱(9)、污水舱(10)、热力舱(11)内的架体(20)上分别铺设生活水管(22)、中水管(21)、污水管(23)、热力管(24)。/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1754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圆形盾构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
- 下一篇:双圆形盾构建造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