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虚拟控制系统动态捕捉设备的头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4051.5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顾汉杰;章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12028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虚拟控制系统动态捕捉设备的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头部固定本体和动态捕捉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通过第一Y形固定带、子卡扣、第二Y形固定带和母卡扣构成头部固定本体的一级固定机构,将头部固定本体固定在佩戴者的头部,通过微型气泵、硬质进气管、硬质出气管和环状折叠气囊构成头部固定本体的二级固定机构,不同的佩戴者可以根据自身头部的大小自主调节环形折叠气囊的充气量,使侧柔性垫块紧贴佩戴者头部,提高固定稳固性的同时保证佩戴的舒适性,防止头部固定本体位移,保证捕捉效果,通过动态捕捉器与环境虚拟系统之间信号连接,根据动态捕捉器反射至环境虚拟系统的信号判断动作状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捕捉 头部固定 佩戴 头部固定装置 虚拟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固定机构 虚拟系统 气囊 硬质进气管 动作状态 环形折叠 环状折叠 柔性垫块 微型气泵 信号连接 信号判断 主体结构 自主调节 充气量 出气管 母卡扣 舒适性 稳固性 子卡扣 硬质 反射 紧贴 捕捉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虚拟控制系统动态捕捉设备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本体(1)和动态捕捉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外侧壁设有动态捕捉器(2),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内侧壁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Y形固定带(3)的一端,所述第一Y形固定带(3)的另一端安装有子卡扣(4),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内侧壁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Y形固定带(5)的一端,所述第二Y形固定带(5)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配合子卡扣(4)使用的母卡扣(6),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外侧壁中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螺纹环(7),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外侧壁且位于螺纹环(7)内贯穿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微型气泵(8),所述螺纹环(7)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盖(9),所述固定盖(9)上均匀设有通气孔(10),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内侧壁中部粘接有顶部垫块(11),所述顶部垫块(11)的外侧壁下部设有盘形柔性垫(12),所述顶部垫块(11)的外侧壁上部一体成型连接有侧垫条(13),所述侧垫条(13)粘接于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侧垫条(13)的下方粘接有环状折叠气囊(14),左侧所述侧垫条(13)内固定连接有硬质进气管(15),右侧所述侧垫条(13)内固定连接有硬质出气管(16),所述硬质进气管(15)和所述硬质出气管(16)的下端口均与环状折叠气囊(14)相连通,所述硬质进气管(15)和所述硬质出气管(16)的上端口均延伸入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硬质进气管(15)与所述微型气泵(8)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硬质出气管(16)与所述微型气泵(8)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环状折叠气囊(14)的外侧壁且远离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一侧均匀粘接有侧柔性垫块(17),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外侧壁后部设有内置蓄电池(18),所述头部固定本体(1)的外侧壁右部内置有控制盒(19),所述内置蓄电池(18)电连接有控制盒(19),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有微型气泵(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25405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穿戴装置控制分离式显示器的操控模块
- 下一篇:一种人为动作捕捉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