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混凝斜管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1689.7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6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绿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东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混凝斜管沉淀池,包括混合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合池包括进水管、机械搅拌机、过水孔,所述沉淀池包括反应区、横向折流板、隔墙、分离区、斜管填料、集水槽、出水槽、沉淀区、刮泥机、泥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斜管填料下方设置中心传动刮泥机的方式将不同沉淀池合并,保留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同时解决了污泥排放不畅的问题,且运行费用较低;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污泥排放完全,出水水质好,工作很稳定,易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 污泥排放 斜管填料 混合池 中心传动刮泥机 横向折流板 机械搅拌机 沉淀效果 出水水质 高效混凝 运行费用 沉淀区 出水槽 反应区 分离区 刮泥机 过水孔 集水槽 进水管 隔墙 泥斗 合并 保留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高效混凝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池(10)和沉淀池(20),所述混合池(10)设置于沉淀池(20)一侧,所述混合池(10)与沉淀池(20)一体浇灌而成,所述混合池(10)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池(20)为上部为正方形,底部为圆形的中空立方体结构,所述混合池(10)与沉淀池(20)的连接处设有过水孔(14),所述混合池(10)通过过水孔(14)与沉淀池(20)互通;/n所述混合池(10)一侧底端设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的一端插入混合池(10)内与混合池(10)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1)的另一端外接处理水源,所述混合池(10)内设有机械搅拌机(13),所述机械搅拌机(13)的电机固定于混合池(10)顶端,所述机械搅拌机(13)的传动杆贯穿混合池(10)顶端并插入混合池(10)内部,所述机械搅拌机(13)的旋转装置设置于混合池(10)内部中下端;/n所述沉淀池(20)内部上端设有隔墙(23),所述隔墙(23)的两侧与沉淀池(20)的内壁连接,所述沉淀池(20)通过隔墙(23)使得内部分为反应区(21)、分离区(24)和沉淀区(28),所述反应区(21)与分离区(24)左右相邻,所述反应区(21)和分离区(24)与沉淀区(28)上下相邻,所述反应区(21)与沉淀区(28)相通,所述反应区(21)内设有横向折流板(22),所述横向折流板(22)的两侧与沉淀池(20)的内壁连接,所述分离区(24)与沉淀区(28)的相邻处设有斜管填料(25),所述斜管填料(25)的侧壁与对应的沉淀池(20)内壁和隔墙(23)侧壁连接,所述分离区(24)通过斜管填料(25)与沉淀区(28)相通,所述分离区(24)内还设有集水槽(26)和出水槽(27),所述出水槽(27)设置于沉淀池(20)顶端内部,所述集水槽(26)设置于出水槽(27)一侧,所述集水槽(26)一端插入设出水槽(27)内与出水槽(27)连接,所述集水槽(26)与出水槽(27)相通,所述沉淀区(28)的底端设置有泥斗(210),所述泥斗(210)与沉淀池(20)一体浇灌而成,所述沉淀区(28)内设有刮泥机(29),所述刮泥机(29)的电机固定于沉淀池(20)顶端,所述刮泥机(29)的传动杆贯穿沉淀池(20)顶端和分离区(24)并插入沉淀区(28)内部,所述刮泥机(29)的旋转装置与泥斗(210)相对应。/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绿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绿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6816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S形不锈钢斜板的污水平流沉淀池
- 下一篇: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