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9163.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戚思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坤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中冷器壳体为方筒型且外壁厚度均匀,所述中冷器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热块,所述中冷器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块,两个所述第一导热块分别位于第二导热块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导热块关于第二导热块相对称,所述第二导热块的内部镶嵌有若干排散热铜管。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通过若干排散热铜管组成本技术中的中冷器的主要散热单元,不仅能实现其高效的冷却效果,而且其散热部件的形状规则,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大大降低了其生产成本,使其生产组装过程更加快捷高效,有利于推广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中冷器 壳体 水冷式中冷器 本实用新型 增压发动机 内部固定 散热铜管 厚度均匀 冷却效果 散热部件 散热单元 设计结构 生产加工 形状规则 组装过程 左右两侧 方筒型 外壁 生产成本 镶嵌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水冷式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壳体(1)为方筒型且外壁厚度均匀,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导热块(4),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块(5),两个所述第一导热块(4)分别位于第二导热块(5)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导热块(4)关于第二导热块(5)相对称,所述第二导热块(5)的内部镶嵌有若干排散热铜管(6),每个所述散热铜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反向延伸至两个第一导热块(4)的内部,每个所述散热铜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导热块(4)的内部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导热块(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n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外循环铜管(11),所述第一导热块(4)的内部和第二导热块(5)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内循环铜管(9),所述内循环铜管(9)的顶端贯穿中冷器壳体(1)的内顶壁并延伸至中冷器壳体(1)的上方,所述内循环铜管(9)的顶端与水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内循环铜管(9)的底端贯穿中冷器壳体(1)的内底壁并延伸至中冷器壳体(1)的下方,所述内循环铜管(9)的底端与外循环铜管(11)固定连通,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上表面和中冷器壳体(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安装片(13),所述安装片(13)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4);/n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2),所述集气罩(2)右侧设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的左端贯穿集气罩(2)的内部并延伸至集气罩(2)的左侧面,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回气罩(3),所述回气罩(3)的左侧设有回气管(8),所述回气管(8)的右端贯穿回气罩(3)的内部并延伸至回气罩(3)的右侧面,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出风孔(20),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背面开设有进风孔(19),所述出风孔(20)与进风孔(19)的相对应,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风机(17),所述风机(17)的出风口与进风孔(19)相对应。/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坤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坤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7891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