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烟气设备的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6266.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裕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H02H7/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烟气设备的电源电路,包括:运算放大芯片IC1、电源管理芯片IC2、桥堆Q4、高压包接插座T1和定位器U3,所述运算放大芯片IC1的型号为LM385,电源管理芯片IC2的型号为3258P‑1845AB,桥堆Q4的型号为KBU‑810,定位器U3的型号为3296W‑203;工作时,输入220V电压,经桥堆Q4整流后,电流流到MOS管Q3的漏极,使电流放大,通过运算放大芯片IC1运行,使得与高压包接插座T1连接的高总包启动工作,并监控负载的运行情况,从而使负载在稳定的电压下工作,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运算放大芯片 桥堆 电源管理芯片 电源电路 定位器 高压包 接插座 烟气 本实用新型 电流放大 监控负载 漏极 总包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烟气设备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算放大芯片IC1、电源管理芯片IC2、桥堆Q4、高压包接插座T1和定位器U3,所述运算放大芯片IC1的型号为LM385,电源管理芯片IC2的型号为3258P‑1845AB,桥堆Q4的型号为KBU‑810,定位器U3的型号为3296W‑203;所述桥堆Q4的交流输入正端串接保险丝F1后与接插座J3的第一接线端子相连,接插座J3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桥堆Q4的交流输入负端相连,桥堆Q4的输出正端分别与电解电容EC1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MOS管Q2的漏极、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解电容EC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接地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后与桥堆Q4的输出负端相连,电容C2与电阻R1之间的连线分别与接插座J4的第二接线端子、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插座J4的第一接线端子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六接线端子、二极管DZ2的正极、电阻R6的一端、MOS管Q2的源极、MOS管Q3的漏极相连,电容C1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2的负极、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八接线端子相连,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七接线端子串接电阻R8后与MOS管Q2的栅极相连,电阻R8与MOS管Q2的栅极之间的连线分别与二极管DZ2的负极、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12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一接线端子、二极管D9的负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二极管D9的正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四接线端子、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二极管DZ1的正极、电阻R5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MOS管Q3的源极、接地端相连,二极管DZ1的负极串接电阻R7后与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五接线端子相连,二极管DZ1的负极与电阻R7之间的连线分别与电阻R5的另一端、MOS管Q3的栅极相连,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三接线端子、定位器U3的第三接线端子、滑动变阻器R24相连,滑动变阻器R24的滑动端分别与定位器U3的第二接线端子、滑动变阻器R25的滑动端相连,滑动变阻器R25与电源管理芯片IC2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11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10的正极串接电阻R22后与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相连,极管D10的正极与电阻R22之间的连线与运算放大芯片IC1的第一接线端子相连,二极管D11的正极串接电阻R21后与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1的正极与电阻R21之间的连线与运算放大芯片IC1的第七接线端子相连,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串接电容C9后分别与二极管D23的负极、电解电容EC2的正极、电容C6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电解电容EC2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5的负极、电容C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14的负极、MOS管Q1的漏极、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电解电容EC3的负极、电容C4的一端、接插座J2的第二接线端子、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接地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MOS管Q1的源极、电阻R9的一端、运算放大芯片IC1的第八接线端子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13与电阻R4之间的连线相连,MOS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电解电容EC3的正极、电容C4的另一端、接插座J2的第一接线端子、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与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7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后接地,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5的正极、高压包接插座T1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高压包接插座T1的第一接线端子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高压包接插座T1的第三接线端子相连,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高压包接插座T1的第四接线端子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7与电容C10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17与电容C10之间的连线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运算放大芯片IC1的第二接线端子、电阻R20的一端相连,电阻R20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相连,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运算放大芯片IC1的第五接线端子相连,运算放大芯片IC1的第六接线端子分别与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运算放大芯片IC1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滑动变阻器R23的滑动端相连,滑动变阻器R23的一端串接电阻R13后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滑动变阻器R23的另一端与接插座J1的第二接线端子相连后接地,接插座J1的第一接线端子与电阻R15的另一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裕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裕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83626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闸管换流阀
- 下一篇:软开关高功率因数交流-直流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