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作地下工程钢砼以桩兼柱竖向支承体系的绿色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9742.7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顾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炎文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建设领域内一项逆作建造地下2~4层工程(H≤20m)竖向支承体系的绿色建造新技术、新工艺,通过“临永结合、化繁为简”,在施工阶段时将基坑内原支承数道临时水平支撑体系的“临时立柱桩‑中间支承柱”与使用阶段支承永久性地下室各楼层梁板的“工程桩‑地下室框架柱”高度合一,在桩基施工时就将基板下经优化后以“多桩合一”的大直径工程桩为主(兼立柱桩)”与经优化后的“两柱合一”(临时中间支承柱与含暗钢牛腿的永久框架柱合一)”一气呵成地浇筑成型;使原承载力低、刚度小、耗钢量大且需经多次加固、补强的“临时性一桩一柱支承体系”变革为一次成型的永久性钢砼变截面桩柱连体构件的竖向支承体系,其桩柱交接处柱截面可按设计需求能灵活地缩小与改变形状(方形、圆形、矩形);对柱梁节点与柱身横向配筋进行推陈出新,使之具有足够强度与良好延性,以满足工程抗震及兼顾施工下导管与浇筑水下砼需要;桩柱砼分界面也可按需控制与改变砼设计强度,实现了钢砼“以桩兼柱、桩柱合一”及从基坑内的“临时中间支承柱”到地下室室内“永久框架结构柱”的双连跳。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工程 桩兼柱 竖向 支承 体系 绿色 建造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炎文,未经顾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053974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