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牡蛎壳与制革污泥制备铬酸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0606.7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扬健;李鹏旭;李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7/14 | 分类号: | C01G37/14;C02F1/52;C02F11/13;C02F101/22;C02F103/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6225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牡蛎壳与制革污泥制备铬酸盐的方法,是一种利用制革废水加碱沉淀后的沉淀物进行铬回收的资源化方法,属于环境领域的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涉及到固体污染废物的治理、以废治废的资源化技术,从而实现铬污泥危险废物的处理及牡蛎壳的高值化及循环使用。本发明首先将铬沉淀物进行干燥、研磨;其次将从海鲜市场及海边收集废弃的牡蛎壳进行自然风干、除味,随后对牡蛎壳进行改性,以破坏牡蛎壳本身的结构;之后将研磨的铬沉淀与牡蛎壳或改性牡蛎壳于马弗炉中焙烧以获得铬酸钙盐产品,从而实现制革污泥中铬元素以及环境中被废弃的牡蛎壳的资源化及再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牡蛎 制革 污泥 制备 铬酸盐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11060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视网膜组织和视网膜相关细胞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刻机的微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