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增强策略和残差自修正学习模型的负荷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1545.3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真;王云佳;张泽亚;胡珀;庞凝;刘雪飞;夏静;徐晓彬;李航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6;H02J3/00;G06N3/0442;G06N3/045;G06N3/0464;G06N3/0475;G06N3/049;G06N3/084;G06N3/094;G06N20/2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春彦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于数据增强策略和残差自修正学习模型的负荷预测方法,属于负荷预测技术领域,考虑到用户用电结构日趋复杂等,提出一种两阶段数据增强方法,建立以张量核范数为约束的低秩张量补全模型;并通过构建稳定性更强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识别少数类样本之间的分布特性,根据其分布特性模拟生成新样本以实现类别平衡。考虑用户用电行为波动性及不确定性增加对负荷预测精度要求的提升,提出一种基于残差自修正集成负荷预测方法。通过构建适用于时序数据的负荷预测模型和残差预测模型,并建立一种结合负荷预测和残差预测的残差自修正集成模型,将各个预测结果收集并进行组合决策,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以提升负荷预测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增强 策略 修正 学习 模型 负荷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132154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