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工程灾害源多元探测两栖无人机平台及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23015.X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5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薛翊国;公惠民;孔凡猛;王鹏;傅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37/00;G01D21/02;G05D1/08;G05D1/10;B60F5/02;B64U20/80;G01S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雷玉龙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灾害源多元探测两栖无人机平台及探测方法。其中,该无人机平台包括无人机本体、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探测元件嵌固机构和灾害源探测元件。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下方且与无人机本体相连;探测元件嵌固机构设置在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上,灾害源探测元件搭载在探测元件嵌固机构上;无人机本体用于测量无人机本体与起伏地面的距离,当测得的距离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发送校正指令给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根据校正指令调整灾害源探测元件的姿态;无人机本体还用于记录并存储实况录像、飞行或行走路径、GPS数据与姿态矫正向量。本发明的数据采集质量和探测精度高,观测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工程 灾害 多元 探测 两栖 无人机 平台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142301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