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氮中温气体渗碳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5100188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018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生;骆光林;张振华;吴明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机械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8/32 | 分类号: | C23C8/32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枫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微氮中温气体渗碳是钢件表面硬化新工艺。普通渗碳淬火后钢件变形较大,碳-氮共渗后易出现异常组织,使钢件寿命降低。本发明采用了合理的滴剂、工艺和其他措施;处理后钢件表面不出现异常组织;齿轮精度损失在一个级差以内,花键孔精度高于D4.5;从动螺旋罐齿轮的不平度和椭圆度小于0.20mm。渗层厚度为0.50~2.00mm的钢件都可采用本发明。 | ||
搜索关键词: | 微氮中温 气体 渗碳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渗层深度为0.5~1.0毫米的微氮中温气体渗碳工艺,其特征在于:(1)采用0#和1#滴剂作为渗剂。(1.1)0#滴剂为1升工业用乙醇添加3~10毫升四氯化碳和15~25毫升甲酰胺(1.2)1#滴剂为1升渗碳用煤油中添加3~10毫升四氯化碳和10~20毫升苯。(2)分为排气、强渗和扩散三个阶段,采用变温碳势进行处理,(2.1)排气阶段,于870℃装炉后,以10~12毫升/分,滴入0#滴剂30分钟置换出空气,然后以8毫升/分的相同滴量滴入0#和1#滴剂。(2.2)强渗阶段初期10~15分钟,温度、滴剂配比和滴量与排气后期相同,随后温度降至830~850℃,0#和1#滴剂的滴量分别调整为8和2毫升/分,持续70~110分钟,(3)扩散期后预冷至钢的AC,湿度附近保温,0.5~1小时后,热油和室温油(水)中分级淬火。(4)以火花鉴别法判定排气阶段终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机械学院,未经陕西机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51001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壳灰生产彩色水泥的方法
- 下一篇:电解法合成癸二酸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