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甲基异氰酸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0286 | 申请日: | 198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286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必显;王晓光;苏红;郑群怡;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化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18/00 | 分类号: | C07C118/00;C07C119/04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纯钊,唐振周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以甲氨甲酰氯(MCC)为原料,在惰性溶剂存在下制备甲基异氰酸酯的方法。本发明由于采用列管式分解器取代原有的分解釜,使甲基异氰酸酯的收率比原有的方法提高4~7%,副产物三聚甲基异氰酸酯的生成量减少了64%,由于列管式分解器的体积较原来使用的分解釜的体积缩小了12倍,因而较大地缩小了成套设备占地面积,节约了基本建设投资。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氰酸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以甲氨甲酰氯(MCC)为原料,在惰性溶剂存在下制备甲基异氰酸酯(MIC)的方法。该方法的设备按流程前后包括一个使MCC和惰性溶剂混合的酰氯合成釜(1),一个使MCC和惰性溶剂混合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冷凝器(2),一个使MCC和惰性溶剂混合液受热分解成MIC的第一分解釜(3),一个使MIC、MCC和惰性溶剂混合液冷凝的冷凝器(4)一个方MIC浓度增加的第二分解釜(5),一个再次冷凝MIC溶液的冷凝器(6),和一个能精馏出最后产品的精馏塔(7),本发明的改进在于用第一列管式分解器(8)取代第一分解釜(3),用第二列管式分解器(9)取代第二分解釜(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化工研究所,未经湖南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6100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轴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