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嗪衍生物的制备工艺和含有三嗪衍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无效
申请号: | 86106040 | 申请日: | 198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04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20 |
发明(设计)人: | 竹松哲夫;西井正博;小林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417/12 | 分类号: | C07D417/12;A01N43/70;//;25100;30700);25100;33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唐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由通式或由通式代表的三嗪衍生物制备方法(其中X1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含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Z代表氧原子或硫原子,R1代表含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R2代表卤原子,含1至4个碳原子的烷硫基或含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三嗪衍生物作活性成份的除草剂。 | ||
搜索关键词: | 衍生物 制备 工艺 含有 作为 活性 成分 除草剂 | ||
【主权项】:
1、由通式代表的三嗪衍生物制备工艺,其中,X1代表氢原子,囟原子,含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X2代表一个囟原子,Z代表一个氧原子或硫原子,R1代表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此工艺的特征在于用下面通式表示的1-苯并呋喃基烷基胺或1-硫茚基烷基胺(这里X1、Z和R1与上面已定义的相同)与下面通式代表的二囟代氨基三嗪反应,其中X2与上面定义相同,X3表示一个囟原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61060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学活性共聚物
- 下一篇:工业电炉的外循环净化保护加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