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有底圆筒的缩口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5921 | 申请日: | 198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592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搪瓷厂 |
主分类号: | B21D51/38 | 分类号: | B21D51/38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常州服务部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有底圆筒的缩口方法及装置,现有技术主要是使用外支承法,当要达到较小的缩口系数时,需经过多次缩口。本发明是在缩口过程的开始阶段,利用工件对缩口上模的缩口反力,使工件与缩口上模紧密贴合形成密封腔,将高压流体置于密封腔内且与密封腔外的气体形成高压差而成为高压流体内支承,再继续对工件进行缩口。使用本发明有效地防止了失稳起趋现象,一次缩口即可达到较小的缩口系数,比现有技术的口部缩小尺寸提高一倍。工效大大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有底 圆筒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有底圆筒的缩口方法,用由缩口上模、滑动外支承和底部支承组成的成型模对工件进行缩口,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型模装联于一个可开合的封闭机构内部,当工件放入成型模内后,闭合封闭机构,对封闭机构内部气体进行增压以形成高压气体,再在缩口过程的开始阶段,利用工件对缩口上模的缩口反力,使工件和缩口上模紧密贴合形成密封腔,将高压气体密封在密封腔内,然后再对介于封闭机构与密封腔之间的高压气体进行排气减压,使密封腔内外气体形成高压差而密封腔内的气体成为高压内支承,再继续对工件进行缩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搪瓷厂,未经常州市搪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71059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定式电力负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缓冲倒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