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鹅髓岩制造低膨胀微晶玻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8208.X | 申请日: | 198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3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12 |
发明(设计)人: | 方之耀;陈学贤;朱亚娟;陈铁姗;沈崇德;李家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10/16 | 分类号: | C03C10/16;C03C10/12;C03C3/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淑仪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鹅髓岩制造的低膨胀微晶玻璃及其制造工艺。以鹅髓岩为主要原料制造低膨胀微晶玻璃可大幅度降低成本、降低玻璃熔化温度40~50℃,玻璃具有下列特性热膨胀系数9~15×1-7/℃机械强度1200-1900kg/cm2,硬度750-950kg/mm2。此种新的微晶玻璃的配方范围为鹅髓岩50-90%,碳酸锂3-6%,氧化铝(或氢氧化铝)2-8%,碳酸镁2-5%,钛白粉1-3%,磷酸盐1-4%,氧化锆0-3%以及适量澄清剂。 | ||
搜索关键词: | 用鹅髓岩 制造 膨胀 玻璃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鹅髓岩制造低膨胀微晶玻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用岩相为石英、锂云母、斜长石、黄玉的鹅髓岩作主要原料,粉碎至80-100目;鹅髓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Li2O、K2O、Fe2O3和F;B.按下列配方制备原料:(重量%)鹅髓岩50-90磷酸盐1-5(晶核剂)碳酸锂4-8钛白粉1-4(晶核剂)氧化铝(或氢氧化铝)0-8氧化锆0-4(晶核剂)石英砂0-16碳酸镁1-5(助熔剂)三氧化二砷0.3-1C.按下列工艺条件顺序进行制造:(1)原料的熔化温度1540-15800℃,保温8-12小时(2)玻璃的成型温度1380-1480℃(3)成型(4)晶化热处理成梭温度700-800℃,保温0.5-3小时晶体生长840-920℃,保温1-4小时(5)所得的低膨胀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为9-15×10-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710820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循环充电系统的电动车
- 下一篇:环状硫酸酯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