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湍流膨胀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1876 | 申请日: | 1987-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8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云;石燕;郭广录;高林;朱国良;张恩庭;布丛;何兆华;刘冀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5B1/06 | 分类号: | F25B1/06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河北省任***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压力气体膨胀制冷,并可自动起动运行的湍流膨胀机。其特征是在叶栅至声颈管的分离点处设置了热壁转捩点调节结构;并利用湍流膨胀机本身产生的辐射热量而设置了湍流效应相互利用结构;膨胀机的带液调节结构采用超湍流流态调节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低温进气的等熵膨胀效率及大幅度地减少机器的重量和体积。该装置是用于油田回收轻油、液化气,从化工厂尾气中回收有用组分的理想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湍流 膨胀 | ||
【主权项】:
1、一种由旋转喷嘴放置在叶栅里,叶栅由多个超声速扩压器构成,并带有多根声颈管组成的、可自动起动运行的湍流膨胀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喷嘴是由2-4个对称均布放置的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喷嘴组成,所述的叶栅来流雷诺数及与此雷诺数匹配的攻角构成了全湍流流态结构,叶栅至声颈管结构分离点X处设置了热壁转捩点调节结构,并利用声颈管内湍流效应产生的辐射热量,在声颈管、共振主管、和热壁转捩点调节结构的外壁上设置了湍流效应相互利用结构,湍流膨胀机带液调节结构采用超湍流流态调节结构,该结构由风机、温度传感器和风机的出口阀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设计院,未经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72018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