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变长码编译码方法和可编程电路无效
申请号: | 88109755.1 | 申请日: | 198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1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三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四川省彭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信源编码领域广泛应用的变长码的一种通用编译码方法和可编程电路。通过在变长码中引人数学结构,使得这种变长码能够以少量特征参数和简单,规则的算法完全表征,不同概率特性的信源的变长码的编译码,只需改变少量的特征参数,利用统一的简单,规则的算法来实现。最长码长很长的变长码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多个最长码长较短的变长码,从而可容易地实现其编译码,并保持平均码长不变。硬件电路简单,规则,可编程。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变长 译码 方法 可编程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变长码的编译码方法,按概率大小排序的信源S,按照霍夫曼算法(或香农算法)找出这个信源的变长码的码字长度和各个长度的字的个数,写成信源量化源(n1、n2…,nj…,)其中nj表示码长j的码字个数,其特征在于由信源量化源确定一组门限和差值,门限j=1,2,...L差值j=2,3...L这种变长码的编码过程是:(1)j=0,并行输入信源代码i(2)j←j+1,R=i+Yj(3)若R<Tj,转(4),否则转(2)(4)输出R的第j位(5)j←j-1,若j=0,转(1),否则转(4)这种变长码的译码过程是,(1)j=0,R=0(2)接收码流串行输入一位到R中(3)j←j+1,若R<Tj,转(4),否则转(2)(4)i=R-Yj,并行送出信源代码i,转(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三十研究所,未经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810975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