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菲用相转移催化氧化法制联苯二甲酸无效
申请号: | 89102302.X | 申请日: | 198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7C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15 |
发明(设计)人: | 姚蒙正;曲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3/15 | 分类号: | C07C63/15;C07C5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学松 |
地址: |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菲采用相转移催化--四氧化钌--次氯酸钠氧化制,2,2′-联苯二甲酸的方法。相转移催化剂的通式为R1R2R3R4N+X-,R1、R2、R3、R4可以是烷基或苄基,X-为Cl-或Br-、当菲与季铵盐和钌的摩尔比均为0.5~10%;菲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1∶5~15时,采用三氯(或四氧)乙烯为溶剂,在强碱性介质中氧化,可得到纯度>99%,收率85%以上的2,2′-联苯二甲酸。本方法适用75%以上的工业菲的氧化。 | ||
搜索关键词: | 菲用相 转移 催化 氧化 法制 联苯 甲酸 | ||
【主权项】:
1、一种菲用相转移催化氧化制2,2′-联苯二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为R1R2R3R4N+X-(R1、R2、R3、R4为烷基或苄基,X-为Cl-或Br-),其中R1+R2+R3+R4的碳原子数等于15~20;此外,还要用氧化剂钌的化合物的次氯酸钠;首先,菲与四氧化钌反应生成2,2′-联苯二甲酸和二氧化钌,然后,二氧化钌被次氯酸钠再氧化成四氧化钌循环参与反应。以菲为基准,相转移催化剂和钌的摩尔用量均为菲的0.5~10%;次氯酸钠的摩尔用量为菲的1∶5~15倍;采用三氯乙烯或四氯乙烯为溶剂;在强碱性介质中氧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910230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全息自动治疗仪
- 下一篇:固体颗粒和换热介质间进行换热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