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光性1,1′-联-2-萘酚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4851.0 | 申请日: | 198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3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遵乐;石中平;黄文洪;涂敬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9/14 | 分类号: | C07C39/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灿志,叶贤京 |
地址: |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旋光性1,1′-联-2-萘酚的制备方法。在低级醇中,利用≥50%ee值的(+)或(-)-1-苯基-2-丙胺与Cu(II)形成的Cu(II)。胺络合物与(±)-1,1′-联-2-萘酚中的(-)或(+)旋光异构体生成不溶于低级醇的复合物沉淀析出,经酸化和重结晶处理,便可得到旋光性的(-)或(+)-1,1′-联-2-萘酚的结晶产物,产率可达60~76%,并且从母液中可回收到旋光性的(+)或(-)-1-苯基-2-丙胺,总回收率可达80%。 | ||
搜索关键词: | 旋光性 萘酚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由(±)-1,1′-联-2-萘酚制备旋光性(-)或(+)-1,1′-联-2-萘酚的方法,其特征为:(1)将≥50%ee的(+)或(-)-1-苯基-2-丙胺、C=1或2的低级醇、二价铜盐CuCl2或Cu(NO3)2和(±)-1,1′-联-2-萘酚依次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氮气保护下,于20~35℃搅拌20~36小时,然后过滤得到固体复合物沉淀;(2)将上述得到的固体复合物用1~6N盐酸酸化分解,使其中的旋光性1,1′-联-2-萘酚成为沉淀析出,然后过滤得到固体粗产物;(3)将固体粗产物按重量比用10~20倍的苯重结晶,即可得到所需的旋光性(-)或(+)-1,1′-联-2-萘酚晶体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91048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