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回转钻具无效
申请号: | 89106440.0 | 申请日: | 198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8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06 |
发明(设计)人: | 阿厉克赛·弗·费拉托夫;吉奥吉·米·科列乌可夫;麦利斯·伊·奥诺特斯基;尤里·瓦·格拉兹科夫;维克多·弗·柴拉普琴;瓦迪姆·彼·雅奇莫夫;尼古拉·阿·佐巴莱夫;阿纳多利·米·朱维林;塞尔盖·维·达伊波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苏运输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0/36 | 分类号: | E21B10/36;E21B10/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郑松宇 |
地址: | 苏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冲击—回转钻具,包括带有可回转的钎杆,它具有可与冲击装置相互配合的钎尾,还包括在钎杆上对着被钻凿岩石的端面上沿同心圈设置的凿岩元件,从中心第二圈起,每圈中的凿岩元件的数量与该圈的圈号成正比,在每一圈内,每一个随后的凿岩元件相对于第一个选作计算起点的凿岩元件都要偏移一定的角度βi,该偏移角βi按下式确定这种钻具凿岩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回转 | ||
【主权项】:
1、一种冲击-回转钻具,包括带有可回转的钎杆,它具有可与冲击装置相互配合的钎尾,还包括在钎杆上对着被钻凿岩石的端面上沿同心圈设置的凿岩元件(5),从中心第二圈起,每圈中的凿岩元件(5)的数量与该圈的圈号成正比,在每一圈中,每一个随后的凿岩元件(5)相对于第一个选作计算起点的凿岩元件都要偏移一定的角度βi,该偏移角βi按下列式确定;Bi=(i-1mk+p)·mn·K1·K2·2brn式中:i=2,3………mk-在每一圈中每一个随后的凿岩元件的号数;p-任意整数;2b-凿岩元件一次切入未破碎钻孔底而形成的破碎沟的宽度,米;k1-相邻的破碎沟的相互影响系数,k1=1.0~3.0;k2-在沟间原岩被剪断的情况下,钻孔底周边区被破碎沟饱和的覆盖系数,k2=0.5-1.0;rn~钻孔底周边区平均圆周的半径,米;mn-在外圈的凿岩元件的数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苏运输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全苏运输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910644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