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0108115.9 | 申请日: | 199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7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穆中;刘鸿文;沈明栋;陈根祥;王览东;杨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制氨厂 |
主分类号: | C01B3/50 | 分类号: | C01B3/5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元鲜 |
地址: | 4300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深度变换配甲烷化代替铜洗工艺,用以净化合成氨原料气的方法。该工艺通过两次低温变换反应,使原料气CO降至<0.3%,此二次低变反应均采用低温,高活性耐毒性能力极强的钴钼系变换催化剂。再经氧化铁和氧化锌两级脱硫至总含硫量痕量,最后通过甲烷化反应将原料气净化至CO+CO2<10PPM。本方法工艺稳定,气体净化度高,延长了合成催化剂的寿命。简化了流程,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节能效果好,特别适用于以煤为原料,原料气含硫高,含氨高,工艺水及蒸汽含氯根的中小型合成氨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氨 原料 净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原料气经脱硫、中变、低变后,来自低变炉的变换气表压0.75MPa,湿度200℃~250℃,含C0-1%,其特征是把经过低变的原料气进行第二次低变,即深度变换,也就是将经过第一次低变的变换气经水冷器降至160-200℃入深度变换炉,进行变换反应,此反应采用钴钼系耐硫低温变换催化剂作为深度的催化剂,汽气比控制在0.4-0.7,反应后将CO含量降至≤0.3%,温度为170-220℃的深度变换气进入热水塔,与来自饱和塔的热水在塔内逆流接触回收热量后,温度降至80-100℃,再入水冷器进一步降温至30-40℃,送碳化工段,热水塔出口热水则通过生产系统的热水泵送入水加热器循环使用,深度气经碳化脱碳后,CO2降至≤0.3%,CO+CO2≤0.6%,该原料气进入压缩机三段加压至1.5MPa,送至氧化铁脱硫槽,脱除H2S至≤5PPM,接着进入甲烷化热交换器,与甲烷化后的高温气体换热,温度达到240-300℃,通过氧化锌脱硫槽,使原料气中总硫降至痕量,然后直接入甲烷化反应,出口之甲烷气中CO+CO2≤10PPM,反应气经热交换器与反应前气体换热,降温至60-80℃,再通过水冷器降至常温,最后进入压缩机四段、五段、六段送合成工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制氨厂,未经武汉制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01081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