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控可控硅整流充电机无效
申请号: | 91212111.4 | 申请日: | 199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5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金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小强,李兵 |
地址: | 4218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别是用于对车辆上蓄电池充电的双控可控硅整流充电机。它由充电主回路、单结晶体管振荡触发电路、阻容充放电触发电路和安装盒组成,其特征是充电主回路采用调压、限压二只可控硅进行双控隔离,限压可控硅触发电路为阻容充放电触发电路、充电主回路不需要电源变压器、交流输入端的相线和零线可以随意连接,而输出端不带高电压、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辆上蓄电池充电。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 整流 充电机 | ||
【主权项】:
1、一种双控可控硅整流充电机,包括一个单结晶体管振荡触发电路和安装盒,单结晶体管振荡触发电路由降压变压器B、整流二极管D1~D4、稳压二极管D5、电阻R1~R4、电位器W1、电容器C1和单结晶体管BG1组成,B的初级接于交流输入端1、2,B的次级分别接于D1正极与D3负极的连接点和D2正极与D4负极的连接点,D3、D4的正极并接于直流输出端3,D1、D2的负极和R1的一端并接于点6,R1另一端与D5负极、R2一端、R3一端并接于点7,D5正极接于点3,R2另一端串接W1、C1后,C1另一端接于点3,R3另一端连接BG1的第二基极,BG1发射极接于W1与C1的连接点8,BG1第一基极与R4一端、SCR1控制极并接于点9,R4另一端接于点3,安装盒为长方形盒,盒盖两横侧面下边缘向外分别有钻有圆孔的折边,盒盖两纵侧面分别有一个可推拉挡板的散热窗,安装盒底座下边缘有三个向外折边并钻有圆孔的固定耳、两横端面上对应盒盖两横侧面折边的圆孔分别有一个攻有内螺纹的圆孔,纵向前侧面分别安装有熔断器RD2、开关K、直流输出接线柱和地线接线柱、后侧面引出交流220V电源连接线和电位器W1连接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有一个采用二只可控硅进行双控隔离的充电主回路和一个阻容充放电触发电路,充电主回路包括调压可控硅SCR1、限压可控硅SCR2和熔断器RD2、SCR1的阳极1和SCR2的阴极2为交流220V输入端,SCR1的阴极3和SCR2的阳极4分别为直流输出的“+”端和“-”端,点5为接地端,根据负载蓄电池是阴极还是阳极接地的不同情况,将熔断器RD2串接在点4、5或点3、5之间,由点3或点4和点5输出,阻容充放电触发电路由开关K、电位器W2、电容器C2、二极管D6、D7和熔断器RD1组成,K的固定连接点与点1连接,二个活动接点分别与W2的二个滑动接点连接,W2的固定接点与C2的一端,D6、D7的正极并接于点10,C2的另一端接于点2,D6负极接于点1,D7负极串接RD1后接于SCR2控制极,各元件安装、焊接好后,将盒盖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金,未经李秀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121211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延时自关节电拉线开关
- 下一篇:呼吸活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