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磨钢铁构件的热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110382.7 | 申请日: | 199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4C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5/00 | 分类号: | C21D5/00;C21D6/00;C21D1/3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永津 |
地址: | 2500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磨钢铁构件的热处理装置,由改进了的燃煤反射炉或煤粉炉与淬火液池构成。对反射炉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减小加热室空间,敷设向炉门倾斜且能透气的炉底板,加大排烟口等,保证工件均匀地被加热到800-950℃。淬火液池的池底设计有带坡度的部分或放置溜槽,使工件入池后充分冷却。该热处理装置取得了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构件 热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和抗磨钢铁构件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a:以煤为燃料的反射或煤粉炉,炉底设计为固定高台或可自动倾复的活动台车,使加热室空间较通常的反射炉减小50%,固定高台面之上可敷设一向炉门倾斜的能够透气的炉底板,炉底板与固定高台台面之间留有串气间隙;两侧炉壁上的排烟口位置要低,紧贴台面,排烟口的总截面积比通常反射炉加大30-60%。b:淬火液池池底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带坡度的底面或置于池中的溜槽,带坡度的底面或溜槽的坡度不小于35度,另一部分是放置料筐的平整底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311038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