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地址编码的无线电遥控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4226220.4 | 申请日: | 1994-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0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伟;李富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智伟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树林 |
地址: | 421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带有地址编码的无线电遥控开关,发射部分有通道编码电路、控制脉冲发生电路、无线电发射电路,接收部分有无线电接收电路、通道解码电路、控制脉冲发生电路、开关电路、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发射部分、接收部分还分别设计有地址编码电路、地址解码电路。对不同被控设备可通过外部连线方式进行地址编码,而从根本上解决相互干扰问题,工作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地址 编码 无线电 遥控 开关 | ||
【主权项】:
1、一种带有地址编码的无线电遥控开关,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有通道编码电路(Ⅰ)、控制脉冲发生电路(Ⅲ)、无线电发射电路(Ⅳ),接收部分有无线电接收电路(Ⅴ)、通道解码电路(Ⅶ)、控制脉冲发生电路(Ⅷ)、开关电路(Ⅸ)、电源电路(Ⅹ),其特征是发射部分、接收部分还分别设计有地址编码电路(Ⅱ)、地址解码电路(Ⅵ),通道编码电路(Ⅰ)、地址编码电路(Ⅱ)和控制脉冲发生电路(Ⅲ)以可编程逻辑集成电路IC1为核心组成,其中总闭合开关K1、总断开开关K2的一端和通道编码轻触开关K3、K4、K5、K6、K7、K8的一端、电源+12V并接,K1的另一端连接晶体二极管D6、D7、D8的正极,K2的另一端连接晶体二极管D9、D10、D11的正极,K5的另一端、D8负极、电阻R1一端,K4另一端、D7负极、电阻R2一端,K3另一端、D6负极、电阻R3一端,K6另一端、D9负极、电阻R4一端,K7另一端、D10负极、电阻R5一端,K8的另一端、D11负极、电阻R6一端分别连接IC1的D1、D3、D5、D4、D2、D0脚,R1~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晶体三极管BG1基极并接,R7另一端、BG1发射极接地,BG1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2负极、IC1TE脚,D12正极串接电阻R3后连接电源+12V,IC1的A0、A1、A2、A3、A4、A5脚连接地址编码外部跳线,V+、VSS脚分别连接电源+12V和接地,Out脚连接电阻R9一端,无线电发射电路(Ⅳ)由高频晶体管BG2和电感电容谐振电路组成,BG2基极连接R9另一端、电容器C1的一端,C1另一端、BG2集电极之间连接电容器C2、电感L1的并联支路,发射电感L2一端连接BG2集电极,另一端连接电源+12V,无线电接收电路(Ⅴ)以高频晶体管BG2、运算放大器IC3为核心组成,其中BG3基极与晶体二极管D17正极,电阻R17、电容器C15、C16一端并接,D17负极串接电阻R18后及C15、C16另一端均接地,BG3发射极与电容器C14、电感L7一端连接,L7另一端串接电阻R19与电容器C17的并联支路后接地,C14另一端连接BG3集电极、电容器C13、电感L6一端,C13、L6另一端连接R17另一端、电容器C10、电感L5一端,C10另一端接地,L5另一端与电容器C11、电阻R10、R11、R12一端连接,C11另一端接地,R10另一端连接电容器C7一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V2,C7另一端接地,R11另一端连接IC3A2脚、电阻R13的一端,R12另一端连接IC3A3脚、电容器C12的一端,C12的另一端接地,R13另一端连接IC3A1脚、IC3B5脚、电阻R15一端,IC3A4脚连接电源电路输出端V2,IC3B6脚连接R15另一端、电容器C8一端、电阻R14一端,C8另一端接地,R14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输出端V2,IC3B8脚接地,地址解码电路(Ⅵ)、通道解码电路(Ⅶ)、控制脉冲发生电路(Ⅷ)以可编程逻辑集成电路IC4为核心组成,其中IC4Din脚连接电容器C9、电阻R16一端,R16另一端连接IC3B7脚,C9另一端接地,IC4的VCC、VT脚连接电源电路输出端V2,VSS脚接地,A0、A1、A2、A3、A4、A5脚连接地址编码外部跳线,开关电路(Ⅸ)以双稳态触发器IC5、IC6,功率晶体管BG4、BG7、BG5、BG8、BG6、BG9和继电器J1、J2、J3为核心组成,其中IC5的1S、1R、2S、2R脚分别连接IC4的A6、A7、A8、A9脚,VCC、VSS脚分别连接电源电路输出端V2和接地,1CP、2CP脚并接地,1、1D脚并接电阻R20一端,2、2D脚并接电阻R21一端,IC6的S、R脚分别连接IC4的A10、A11脚,3、4、5、6、7、11脚并接地,VCC、VSS脚分别连接电源电路输出端V2和接地,、D脚并接电阻R22一端,R20另一端连接BG4基极,BG4集电极连接电阻R29一端、发光二极管D18负极,D18正极连接晶体二极管D21正极、J1线圈L8一端,D21负极连接L8另一端、电阻R26一端,R26另一端连接BG7集电极,BG7基极连接R23另一端,R21另一端连接BG5基极,BG5集电极连接电阻R24一端、发光二极管D19负极,D19正极连接晶体二极管D22正极、J2线圈L9一端,D22负极连接L9另一端、电阻R27一端,R27另一端连接BG8集电极,BG8基极连接R24另一端,R22另一端连接BG6基极,BG6集电极连接电阻R25一端、发光二极管D20负极,D20正极连接晶体二极管D23正极、J3线圈L10一端,D23负极连接L10另一端、电阻R28一端,R28另一端连接BG9集电极,BG9基极连接R25另一端,BG4、BG7、BG5、BG8、BG6、BG9发射极均接地,电源电路(Ⅹ)中,输入端分别并接由开关K9、K10、K11控制的交流插座,输入回路中分别串接电容器C3、电感L3,电感L4后经由晶体整流二极管D13~D16接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整流,输出端并接滤波电容器C4和三端稳压集成块IC2,从IC2输入端引出非稳压电源V1,IC2输出端再并接滤波电容器C5、C6后输出稳压电源V2,各电子元件焊接后,分别固定在发射部分、接收部分安装盒内和面板上,并将接收部分安装在被控设备内或附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智伟,未经黄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422622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