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乙类推挽驱动电路、其驱动方法及其甲乙类电路无效
申请号: | 95101306.8 | 申请日: | 199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26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和郎;足立诚幸;西部匡丰;江川政彦;井上昭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F3/26 | 分类号: | H03F3/26;H03F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康,马铁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两个NPN晶体管(Q1和Q2)和两个PNP晶体管(Q3和Q4)的发射极被连接在一起。恒压电路(1和2)使晶体管(Q1和Q3)的基极之间的电压和晶体管(Q2和Q4)的基极之间的电压保持恒定。差动输入电压(Vi)被加在晶体管(Q1和Q2)的基极之间。集电极电流(I1,I3和I2,I4)以指数和差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集电极电流(I1,I3或I2,I4)得到倒相和相加,以提供甲乙类驱动电流并增大输出幅度。 | ||
搜索关键词: | 乙类 驱动 电路 方法 及其 | ||
【主权项】:
1.一种甲乙类推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每一个都带有一个供电电极、一个驱动电极和一个控制电极的第一至第四半导体元件(Q1-Q8),第一(Q1,Q5)和第二(Q2,Q6)半导体元件具有第一极性且第三(Q3,Q7)和第四(Q4,Q8)半导体元件具有第二极性,第一至第四半导体元件(Q1-Q8)的供电电极连接在一起,在各个驱动电极中流过有大体上等于流过供电电极的电流,流过各个驱动电极的电流受到相应的一个控制电极的控制;第一恒压电路(1),从外部电源接收一个恒定电流,以使第一和第三半导体元件的控制电极之间的电压保持恒定;第二恒压电路(2),从外部电源接收一个恒定电流,以使第二和第四半导体元件的控制电极之间的电压保持恒定;第一输出电路(3,5),用于对流过第一和第三半导体元件的驱动电极的电流进行倒相和相加,以产生从其输出的第一甲乙类驱动电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无线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无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0130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
- 下一篇:紫外激光传能光纤预制棒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