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监视通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17884.9 | 申请日: | 199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5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胜杰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G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用以监视输液过程并通报医护人员的电子装置,该装置由放置输液瓶并能发射高频信号的电子输液器和设置在医护室内接收和处理信号的电脑监报仪组成。电子输液器以置于输液瓶外的液体感应片对输液瓶内的液位作非接触监测,至报警液面时,发出高频信号,电脑监报仪在其微机系统程控下,对接收到的信号适时处理,并以讯响器发声,点亮床位指示灯,扬声器播放语音等三种方式通报医护人员,该装置以微小功率无线通讯、微机处理,设计先进、工作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监视 通报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输液监视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输液监视通报装置由放置输液瓶并发射高频信号的电子输液器和设置在医护人员办公室内的接收和处理高频信号的电脑监报仪两部分组成,所说的电子输液器有一个使输液瓶倒置其内的容器,容器上部有挂钩,容器下部内设液体感应片和微动开关,液体感应片及微动开关与容器上的电子箱构成电子输液器的电子部分,电子部分有液位传感电路,发射时间调整电路,数字编码调制电路,高频发射电路,电源电压监视电路和电源:液位传感电路中,三极管(T1)的基极接电阻(R1、R2)液体感应片电容(C0)、电容(C43)和二极管(D1)其集电极联接电阻(R3)电容(C3)、线圈(L1)液体感应片电容(C0)、电容(C2、C43),其发射极连接电阻(R4)、电容(C4),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电容(C3)并接电容(C1),以上元件共同构成一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电阻(R5),基极接电容(C5)和二极管(D2),发射极接三极管(T3)的基极,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电阻(R6),发射极接地,以上元件构成一个复合放大器,发射时间调整电路主要由施密特门电路构成,集成块(CD4093)即(IC1B)的脚(5)接电阻(R7、R8)电容(C6)和二极管(D3)集成块(IC1B)的脚(6)通过电容(C7)接地,构成一占空比可调的施密特多谐振荡器;数字编码调制电路中的编码芯片(VD5026)的脚(14)接集成块(IC1B)的输出端脚(4),电源的正极通过电阻(R17)电容(C9)接编码芯片(D5026)的脚(18),而脚(15、16)间跨接电阻(R19)、脚(17)接三极管(T6)的基极,形成一电子开关,编码芯片(VD5026)脚(1)、脚(9)接地,脚(2、3、4、5、6)为病区编码端脚,脚(7、8、10、11、12、13)为病床号编码端脚;高频发射电路中的超高频三极管(T7)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并接线圈(L3)、电容(C10、C11)和电阻(R20)、集电极还接电容(C12)和发射天线(L)而三极管(T7)的发射极有线圈(L2)、电容(C13)接地,集电极有电容(C14)接地,共同构成一高频振荡器,电源电压监视电路由三极管(T4)和两个施密特门电路(IC1C)和(IC1D)构成,三极管(T4)的基极接电阻(R11、R12)、集电极接电阻(R13)发射极接地,集成块(IC1C)的脚(9),脚(10)接电阻(R14)和电容(C8)。构成一多谐振荡器,集成块(IC1D)的输出端脚(11)经限流电阻(R15)接发光二极管(D6)电脑监报仪由高频接收放大整形电路、解码电路、微机系统以及语音报告电路、病床号指示灯电路、蜂鸣器电路以及直流稳压电源组成:高频接收放大整形电路中,三极管(T8)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接有线圈(L5)、电容(C17、C18)和电阻(R22),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接电容(C15),发射极与地间串接电容(C16)、电阻(R21)和线圈(L4)基极与地间串接电容(C19)、电阻(R22)接三极管(T8)的基极,提供直流工作点,组成一超再生接收电路,而三极管(T9)的基极接交流耦合电容(C20),三极管(T9)的集电极与集成块(LM324)的脚(12、13)相通构成放大整形电路,集成块(LM324)的脚(14)接解码电路;解码电路由解码芯片(VD5027)和跨接在其脚(15、16)间的电阻(R28)构成,解码芯片(VD5027)的脚(1)至脚(8)的接法与编码芯片(VD5026)的脚(1)至脚(8)的接法相同;解码芯片(VD5027)的脚(7)和脚(8)分别接反相器三极管(T15、T16)的集电极,三极管(T15、T16)的基极分别接单片机(8031)的脚(5)、脚(6),解码器(VD5027)的脚(10)至脚(13)分别与反相器三极管(T11)至(T1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11至T14)的集电极分别与单片机(8.031)的脚(1)至脚(4)相接,解码芯片(VD5027)的脚(17)经电阻(R29)与三极管(T10)的基极相接,三极管(T10)的集电极接单片机(8031)的脚(12);微机系统由单片机(8031)、程序存贮器(EPROM2764)锁存器(74LS373A)构成,单片机(8031)的脚(32)至脚(39)分别与锁存器(74LS373A)的脚(3、4、7、8、13、14、17、18)相联,并分别与程序存贮器(EPROM2764)的脚(11、12、13、15、16、17、18、19)相联,以输送地址的低八位或数据信号,单片机(8031)的脚(21)至脚(25)分别接程序存贮器(EPROM2764)的脚(2、21、23、24、25)以输送地址的高八位,单片机(8031)的脚(29)接程序存贮器(EPROM2764)的脚(22),作为片选信号,单片机(8031)的脚(30)接锁存器(74LS373A)的脚(11)作为锁存信号,单片机(8031)的脚(18)、脚(19)并接晶体振荡器(J)和电容(C25、C26)以提供标准时钟信号,单片机(8031)的脚(9)接有电容(C27),电阻(R43)、R(44)和消除接键(F)组成一上电复位电路,单片机(8031)的脚(8)连接非门(D)的脚(9)、非门(D)的脚(8)通过电阻(R45)接三极管(T17)的基极,三极管(T17)的集电极接蜂鸣器(HA),构成蜂鸣器电路;病床指示灯电路由移位寄存器(74LS164A、74LS164B)和8个电阻(R49)及64个发光二极管(D8)组成,单片机(8031)的脚(7)接非门(A)的脚(1)、非门(A)的脚(2)接移位寄存器(74LS164A)和(74LS164B)的脚(9),单片机(8031)的脚(11)接移位寄存器(74LS164A)的脚(8)和移位寄存器(74LS164A)的脚(8)以输送移位脉冲,单片机(8031)的脚(10)与移位寄存器(74LS164A)的脚(1)、脚(2)相接以输送发光数据,而移位寄存器(74LS164)的脚(13)与移位寄存器(74LS164B)的脚(1)、脚(2)相接以输送芯片内容;语音报告电路由锁存器(74LS373B)、语音芯片(ISD1402)、音频功率放大芯片(LM386)、非门(B)和(C)及电阻(R46)至(R48)、电容(C28)至(C34)构成,语音芯片(IDS1407)的脚(1、2、3、4、5、6、9、10)分别接锁存器(74LS373B)的脚(2、5、6、9、12、15、16、19),锁存器(74LS373B)的脚(3、4、7、8、13、14、17、18)分别接单片机的脚(39至32),而单片机(8031)的脚(17)接语音芯片(ISD1402)的脚(23)将选择出的语句放音,语音芯片(IDS1407)的脚(25)经非门(C)接单片机(8031)的脚(13)以输送中断放音脉冲,语音芯片(IDS1402)的脚(15)经耦合电容(C29)接音频功率放大芯片(LM386)以推动扬声器(Y);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B)的次级接桥式整流片(Z)和稳压芯片(7805C、7806B)和(7808A)组成,稳压芯片(7805C)经滤波电容(C39、C40)接单片机(8031)、病床号指示灯电路和语音芯片供电,稳压芯片(7806B)经滤波电容(C37、C38)接接收放大整形电路和译码电路稳压芯片(7808A)经滤波电容(C35、C36)接蜂呜器电路和音频功放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胜杰,未经张胜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1788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器件
- 下一篇:具有用于锁闭电池盒盖的扣锁的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