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来自棒状杆菌属细菌的新基因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5192671.3 | 申请日: | 1995-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61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英一郎;阿部知津;河原义雄;吉原康彦;中松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味之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N1/21;C12P13/08;C12P1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杨丽琴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过扩增来自棒状杆菌属细菌并参与L-谷氨酸生产的一种新基因,产L-赖氨酸棒状杆菌属细菌L-赖氨酸产力得到增强,同时通过抑制该基因功能,产L-谷氨酸棒状杆菌属细菌L-谷氨酸产力得到增强。 | ||
搜索关键词: | 来自 杆菌 细菌 基因 及其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生产L-谷氨酸的棒状杆菌属细菌,所述棒状杆菌属细菌在染色体上,于下述编码的基因或其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中,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核苷酸的替代、缺失、插入、增加或倒位,以使由该核苷酸序列编码的蛋白质的赋予棒状杆菌属细菌表面活性剂抗性的活性降低,所述基因编码包含SEQIDNO:2所示氨基酸残基第37至543位的氨基酸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味之素株式会社,未经味之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519267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