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磁场磁力共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16527.8 | 申请日: | 199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娥 |
主分类号: | A61N2/00 | 分类号: | A61N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晋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立体磁场磁力共振装置,主要系以太极、八卦图为主要应用原理制做一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其下设一磁力源,其上设一太极磁力立体储存盘,藉由该磁力源产生的磁力传布于该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并由该太极磁力立体储存盘集中储存;一太极磁场磁力共振盘,组设于该太极磁力储存盘的顶面,设有数个磁力反射孔,以便将该太极磁力立体储存盘的磁力导引反射至该磁力反射孔并由顶面释出,从而产生一立体磁场。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磁场 磁力 共振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立体磁场磁力共振装置,主要系以太极、八卦图为依据,其主要包含一盘线基本图,该盘线基本图上绘有阳仪结穴点(1)、阴仪结穴点(2)、阳中仪结穴点(3)、阴中仪结穴点(4)、少阳结穴点(5)、少阴结穴点(6)、太阳结穴点(7)、太阴结穴点(8);另设有震卦位(10)、离卦位(11)、乾卦位(12)、兑卦位(13)、巽卦位(14)、坎卦位(15)、坤卦位(16)、艮卦位(17)诸八卦定位点;而再于该盘线基本图的最外周,以相对于阴中仪结穴点(4)、阴仪结穴点(2)、阳中仪结穴点(3)、阳仪结穴点(1)的位置为定点,以每间隔30度的位置各再形成十二个代表十二地支的结穴定位(200)~(205)、(206)~(211)点;以该盘线基本图的中心点(A)分别向阴仪结穴点(2)及阳仪结穴点(1)连线,再以该阴仪结穴点(2)向其相邻的少阴结穴点(6)及太阴结穴点(8)连线,再分别以该少阴结穴点(6)与其相邻的巽卦位(14)及坎卦位(15)连线,该太阴结穴点(8)再与其相邻的坤卦位(16)及艮卦位(17)连线,依此方式线连该阳仪结穴点(1)、太阳结穴点(7)及少阳结穴点(5)、兑卦位(13)、乾卦位(12)、离卦位(11)、震卦位(10);再以该盘线基本图的中心点(A)为基点,朝该阴中仪结穴点(4)方向,分别线连六个顺时针顺序的结穴定位点(200)~(205),而朝该阳中仪结穴点(3)方向线连另六个顺序的结穴定位点(206)~(211),并有一安装壳体(70),其特征在于:一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30),系为一具预定薄度的板体,其上相对该盘线基本图的各个结穴点(1)~(8)、(200)~(211)及各个八卦定位点(10)~(17)的所在位置,分别设有数个磁力导点(31),而相地于该盘线基本图的中心点(A),则设一具心孔的中心磁力导点(33);而依该盘线基本图的连线方式设有数个导线(34);一磁力源(40),位于该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30)的下方,具一磁力心轴(41)穿通于该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30)的心孔(32),藉由该磁力源(40)运转时产生的磁力由该中心磁力导点(33)而传布于该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30)的各导线(34)及各磁力导点(31);一太极磁力立体储存盘(50),组设于该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30)之上,其上相对于该太极磁力共生线路盘(30)的中心磁力导点(33)、各磁力导点(31)的位置,均设有一磁力孔(52),于该各磁力孔(52)内均填置一磁块(53),藉该磁块(53)与该磁力导点(31)接触传导磁力,且于该磁力孔(52)内形成一磁力空间(54);一太极磁场磁力共振盘(60),组设于该太极磁力立体储存盘(50)的顶面,其上相对于该磁力孔(52)位置均设有一磁力反射孔(61),使其将该磁力空间(54)的磁力导引反射至该磁力反射孔(61)并由顶面释出,而在该太极磁场磁力共振盘(60)的顶面产生一立体的磁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娥,未经李秀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11652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除杂方法
- 下一篇:低水位落差冲击动力并联发电机组